[发明专利]一种干法纺丝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07097.3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2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帆 |
主分类号: | D01D5/04 | 分类号: | D01D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短化学纤维的纺丝装置,特别是一种干法纺丝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短化学纤维的溶液纺丝法中根据凝固方式的不同分为湿法纺丝和干法纺丝。其中在采用上述中的湿法纺丝时,由于必须要配备凝固浴、循环及回收设备,因此,整个纺丝工艺、流程比较复杂,厂房建筑和设备投资费用都较大,同时纺丝速度低、成本高且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因此,目前干法纺丝工艺在整个短化学纤维生产领域中较为常见。上述中的干法纺丝是指从喷丝头毛细孔中挤出的纺丝溶液进入纺丝甬道,通过甬道中热空气作用,使溶液细流中的溶剂快速挥发,溶液细流在逐渐脱去溶剂的同时发生浓缩和固化而形成为初生纤维过程。上述中的这一整套过程均需要在专门的干法纺丝装置上进行。现有的干法纺丝装置一般只是包括了纺丝泵、喷丝头、纺丝甬道以及卷绕辊,因此其从纺丝甬道中出来的丝束是直接缠绕到了卷绕辊上,由于丝束表面本身就相对较为毛糙,然后再经相互一卷绕,从而容易影响丝束的表面质量。因此,有必要对上述中的干法纺丝装置进行技术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干法纺丝装置。上述的干法纺丝装置在对丝束进行收卷盛放前会对丝束的表面表面进行润滑处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干法纺丝装置,包括串接着纺丝泵的溶液流道、喷丝板、纵向设置的纺丝甬道和牵引装置,其中上述的喷丝板置于纺丝甬道内,溶液流道的一端口密封贯穿纺丝甬道后与喷丝板对接,所述的纺丝甬道顶部开设有蒸汽进口,并且其底部开设有蒸汽出口与排丝口,上述中的干法纺丝装置还包括了一个上油装置,该上油装置主要由上油腔室、输油管以及密封连接在输油管上的喷油嘴组成,其中上述上油腔室的腔底上开设有供丝束贯穿的通孔,上述连接在输油管上的喷油嘴密封贯穿上油腔室的侧壁后延伸进入到上油腔室内,并且是位于上述通孔的正上方。
上述中所提供的一种干法纺丝装置在具体使用时,聚合物溶液在纺丝泵的作用力下顺着溶液流道进入到纺丝甬道中的纺丝板,接着从喷丝板上的毛细孔中挤出的纺丝溶液进入纺丝甬道,通过甬道中热空气作用,使溶液细流中的溶剂快速挥发,溶液细流在逐渐脱去溶剂的同时发生浓缩和固化而形成为初生纤维,上述的一束初生纤维在牵引装置的作用力下从纺丝甬道底部的排丝口排出,接着进入上油腔室内进行表面上油,再之后就从上油腔室底部的通孔排出进入到最后的卷绕。
为了提升丝束的平整性,上述中的干法纺丝装置中还包括了一个拉伸装置。
为了方便对丝束进行收集,上述中的干法纺丝装置中还包括了一个盛丝筒,上述的盛丝筒位于牵引装置的正下方。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干法纺丝装置,由于其结构中包含了上油装置对丝束表面进行上油润滑,使得通过本装置生产得到的丝束表面质量非常好,提升的丝束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提供一种干法纺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上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所提供一种干法纺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所提供一种干法纺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溶液流道1、喷丝板2、纺丝甬道3、蒸汽进口3-1、蒸汽出口3-2、排丝口3-3、牵引装置4、上油装置5、上油腔室5-1、输油管5-2、喷油嘴5-3、通孔5-4、拉伸装置6、盛丝筒7、丝束8、纺丝泵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干法纺丝装置,包括串接着纺丝泵9的溶液流道1、喷丝板2、纵向设置的纺丝甬道3和牵引装置4,其中上述的喷丝板2置于纺丝甬道3内,溶液流道1的一端口密封贯穿纺丝甬道3后与喷丝板2对接,所述的纺丝甬道3顶部开设有蒸汽进口3-1,并且其底部开设有蒸汽出口3-2与排丝口3-3,上述中的干法纺丝装置还包括了一个上油装置5,如图2所示,该上油装置5主要由上油腔室5-1、输油管5-2以及密封连接在输油管5-2上的喷油嘴5-3组成,其中上述上油腔室5-1的腔底上开设有供丝束8贯穿的通孔5-4,上述连接在输油管5-2上的喷油嘴5-3密封贯穿上油腔室5-1的侧壁后延伸进入到上油腔室5-1内,并且是位于上述通孔5-4的正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帆,未经杨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70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发动机振垫下支架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