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动藻礁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7211.2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9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华;黄玉君;马家志;田淑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 ||
1.一种浮动藻礁,其特征是,包括整架(1)、海面浮体(2)、回收缆(3),所述的整架(1)具有一朝上的主开口,所述的整架(1)上设有若干砖槽(11),所述的砖槽(11)槽口朝向整架(1)外部,所述的砖槽(11)内设有附着有海藻幼苗的藻砖(12),所述的砖槽(11)槽底设有幼苗容置孔(13),所述的幼苗容置孔(13)贯通整架(1)的内表面与砖槽(11)槽底,藻砖(12)上的幼苗附着在藻砖(12)朝向整架(1)内部的表面上,所述的藻砖(12)上设有砖块拉索(14),所述的整架(1)上设有一上端伸出整架(1)主开口外的主中柱(4),所述的主中柱(4)上端连接至海面浮体(2),所述的回收缆(3)一端固定在海岸上、另一端连接在主中柱(4)上,所述的回收缆(3)处在松弛状态,所述的主中柱(4)上设有若干拉紧体(41),所述的砖块拉索(14)连接至所有拉紧体(41)中的一个,所述的砖块拉索(14)处在拉紧状态,每根砖块拉索(14)均有一段卷绕在自身所连接的拉紧体(41)上,所述的拉紧体(41)为一套设在主中柱(4)上的、可与主中柱(4)转动连接的转筒,所述的拉紧体(41)通过固定件固定在主中柱(4)上,所述的转筒依次相叠,位置最低的转筒下端接触主中柱(4)上的限位颈(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藻礁,其特征是,所述的藻砖(12)为六棱柱状或方块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藻礁,其特征是,还包括若干内置绳(5),所述的藻砖(12)上设有至少一个贯穿自身两个侧壁的砖块内孔,任意一根内置绳(5)穿过至少五个砖块内孔,内置绳(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自身所穿过的所有藻砖(12)中的两块藻砖(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藻礁,其特征是,所述的砖槽(11)的深度在藻砖(12)厚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浮动藻礁,其特征是,所述的主中柱(4)上设有至少两根平衡拉索(43),每根平衡拉索(43)连接一个浮在海面上的辅助浮球(6)。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海藻砖复合投放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海面浮体(2)包括一充气部(21),所述的海面浮体(2)内设有一防大浪结构,所述的防大浪结构包括一下端封闭的内置管(22),所述的内置管(22)内下部设有与内置管(22)的下封闭端相连的推板弹簧(23),所述的推板弹簧(23)上端设有与内置管(22)内管壁之间互相密封的主推板(231),所述的主中柱(4)穿过内置管(22)的下封闭端,所述的海面浮体(2)与主中柱(4)的连接处为主推板(231)的下部,所述的内置管(22)内设有上封闭部,所述的内置管(22)上部设有与充气部(21)连通的内气口(211),所述的内气口(211)通过上封闭部中的内气管道(25)连接至外气口,所述的外气口上设有单向阀(24),所述的内气管道(25)被一阀芯(26)隔断为两段不相通的独立管道,所述的阀芯(26)上设有一可将两个独立管道接通的芯道(261),所述的芯道(261)位置低于独立管道,所述的阀芯(26)上端通过挂绳(27)连接在内置管(22)上,所述的阀芯(26)与上封闭部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的阀芯(26)侧壁与上封闭部之间互相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浮动藻礁,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置管(22)上方设有收芯槽(28),所述的阀芯(26)上设有可与收芯槽(28)对应卡合的芯卡头(29),所述的芯卡头(29)处在收芯槽(28)外且朝向收芯槽(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72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