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龙井茶的分段炒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07284.1 | 申请日: | 2014-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6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翔;盛毅永;盛伟永;汤一;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群星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龙井茶 分段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龙井茶的分段炒制加工方法,利用脱氧剂辅之以冷藏措施实现青锅叶较长时间的贮藏保鲜,青锅后,将叶子保鲜贮藏一段时间,根据生产任务需要安排辉锅时间。
背景技术
龙井茶加工主要通过青锅和辉锅二道主序完成的,按制茶习惯,按传统工艺,青锅叶经摊放回潮0.5—1h后,即进行辉锅炒制。其优点是,整个加工过程时间短,便于产品及时投放市场。
龙井茶的加工季节非常集中,一般在每年的2月下旬至4月中旬,其中3月份为生产忙季。在生产洪峰期,往往因来不及炒制造成加工赶进度,粗制滥造,影响产品质量效益。同时,加工过于集中造成销售压力大,销售不及时造成的库存积压还可能因贮藏不当等原因造成品质劣变,降低龙井荼的商品价值。此外,茶厂生产任务不均衡,还会造成全年多数时间荼厂关门,茶厂设施闲置,工人师傅另谋出路搞兼业经营、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低等一系列的问题。
为此,有必要开展龙井茶加工生产模式创新,利用先进的保鲜技术手段,对龙井茶的半制成品进行保鲜贮藏,根据不同季节的消费量,分批出库制干。这一新的生产加工模式,能较好克服当然龙井茶产业生产过于集中而销售“细水长流”之产销不平衡的矛盾,促进产销对接,减少茶叶资源浪费,提高龙井茶的质量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龙井荼加工模式和加工技术手段的创新,即在龙井茶的青锅和辉锅二个主要工序中间,增加青锅叶的贮藏保鲜过程,有利于平衡采荼旺季和淡季的加工生产任务,保持干茶品质的稳定,同时便于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加工的批量和批次,促进产销对接的龙井茶的分段炒制加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龙井茶的分段炒制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具体步骤:
(1)鲜叶采摘:
鲜叶采摘时间为3月下旬至5月底,选用大小均匀的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两叶初展绿茶叶,在晴天露水干后采摘,采摘时用干净无异味的容器盛装,鲜叶采摘后应立即摊青,鲜叶应摊放在软匾或篾簟上,厚度视天气和老嫩程度而定,一般为2cm鲜叶失水均匀。
(2)青锅:
采用6CM—75型等型号的扁茶炒制机进行青锅。先将炒板调到松压状态。预热锅温设定在250℃左右,均匀投入350g左右摊青叶,炒制1.5min左右,当芽叶萎软,有条索感时,增加炒板压力,使炒板轻轻压住茶叶,炒制3~4min后,当芽叶理顺,手捏不粘时,适当降温20~30℃,并加重炒板对茶叶的压力,炒制2~3min后,当茶条扁平挺直,约七成干时可出锅。青锅历时7~8min。
(3)青锅叶贮存保鲜:
步骤一、经上述步骤后制得的青锅叶含水率在25%~30%左右,冷却后装入密封性好的铝箔袋,并投入合适规格的脱氧剂;
步骤二、将包装好的青锅叶放进冷库中进行保鲜处理,冷库中的温度为-5摄氏度左右;
保鲜后辉干:根据销售需要分批出库,针对出库的青锅叶,采用以下步骤完成足干炒制:
步骤一、采用6CM—75型等型号的扁茶炒制机进行辉锅整形。预热锅温设定在160℃左右,将约300g左右的青锅叶均匀投入锅内,调节炒板压力,使炒板能够轻轻带住茶叶,手感茶叶回软时,逐渐加压,炒制3~5min左右,炒至茶叶有触手感,含水率在15%左右,即可出锅。
步骤二、采用6CM-48型等型号扁茶辉锅机炒至足干。热空气温度掌握在80℃~110℃为宜,先高后低。辉干时间为25~30min,炒至干茶含水率<5%时取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龙井茶炒制模式,可平滑不同季节的加工数量,有利于杜绝茶叶加工过程中粗制滥造的行为,提高茶厂人工和设备等资源的利用率,且能较好解决生产过于集中而销售“细水长流”之产销不平衡的矛盾,有利于提高龙井茶的质量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一种龙井茶的分段炒制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具体步骤:
(1)鲜叶采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群星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群星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72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烫青微波杀青联合生产炒青绿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苍耳调和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