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芳基吡唑的甲氧亚氨基乙酰胺类化合物及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08190.6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1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媛媛;吕坤志;李杰;胡来凤;高尚;蒋露露;徐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231/22 | 分类号: | C07D231/22;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8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芳基 吡唑 甲氧亚 氨基 乙酰 化合物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芳基吡唑的甲氧亚氨基乙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杀菌剂方面的应用。
技术背景
烯肟菌胺,化学名称:(E,E,E)-N-甲基-2-[((((1-甲基-3-(2,6-二氯苯基)-2-丙烯基)亚氨基)氧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酰胺,俗称:SYP-1620,是沈阳化工研究院1999年发现的以天然抗生素为先导化合物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2003年获得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00110143.9)。烯肟菌胺杀菌谱广,活性高,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多种植物病害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环境友好,对作物安全,其药效团甲氧亚氨基乙酰胺结构在新农药的研发中受到广泛关注(molecules2010,13,9024-9034)。
从杀菌剂创制的角度出发,以类同合成法和活性基团拼接原理为指导思想,将烯肟菌胺的甲氧亚氨基乙酰胺毒杀基团引入唑菌胺酯的N-芳基吡唑结构,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含芳基吡唑的甲氧亚氨基乙酰胺类化合物。通过杀菌活性测试,发现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有望开发成为杀菌剂新品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很小的剂量下就具有杀菌活性的新型含芳基吡唑的甲氧亚氨基乙酰胺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芳基吡唑的甲氧亚氨基乙酰胺类化合物,如通式I所示:
其中,R(n)中n=1-5取代,R(n)分别选自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氨基,其中所述的卤代基中的卤素选自氟、溴或碘中的一种或几种。
可以用下表1中列出的化合物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未经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81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2-香豆酮和取代的2-香豆酮的生产方法
- 丁酸之2—氨基—4—甲硫基—(S—氧—S—亚氨基)磷酸盐或丁二酸盐的制取方法
- 2-甲基-3-(3,4-亚甲二氧苯基)丙醛及其制造方法
- 一种制备O-甲苯磺酰基-2-氨甲酰基-2-甲氧亚氨基乙酰胺肟的方法
- 使用其E,Z-异构体混合物和中间体得到(Z)-5-环基氧基-2-[(E)-甲氧亚氨基]-3-甲基戊-3-烯酸甲基酰胺的立体选择性方法
- (E)-3α-羟基-6-亚乙基-7-氧代-5β-胆甾烷-24-酸的制备方法
- N-氧二亚乙基硫代氨基甲酰-N’-氧二亚乙基次磺酰胺膏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含有亚甲氧桥基的液晶分子的工业化制备色谱分离纯化方法
- 一种反式头孢呋辛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 通过新型APE1/REF-1抑制剂靶向于眼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