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WAMS和EMS的暂态电压稳定在线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8377.6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8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道伟;王红印;宋墩文;张毅明;孙建华;陈军;熊浩清;位士全;熊选文;杨学涛;张海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wams ems 电压 稳定 在线 评估 方法 | ||
1.一种基于WAMS和EMS的暂态电压稳定在线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使用广域测量系统WAMS和能量管理系统EMS各自信息源优势,包括以下步骤:
(1)从WAMS系统实时获取电网动态测量信息;
(2)根据WAMS测量信息的突变幅度判断电网是否发生扰动;
(3)当所述电网发生扰动,则从EMS系统获取当前时间断面的电网拓扑结构、参数及潮流运行信息,并求得电网计及负荷等效导纳的全导纳矩阵;
(4)统计节点电压跌落超过电压预设槛值并跌落持续时间没有超过时间预设槛值的节点,并结合EMS中的网络模型求得统计节点对应的戴维南等效参数;
所述步骤(4)通过预先设定的电压槛值、静态稳定裕度指标及可持续时间槛值,结合WAMS信息识别电压跌落越限节点,针对所述越限节点和从EMS系统求得全导纳矩阵,采用大型稀疏复数线性方程组求解的方法求得节点包含负荷阻抗在内的综合阻抗,然后采用反并联分解扣除负荷阻抗的方法获得节点戴维南等效参数;
(5)针对低电压跌落越限节点,跟踪WAMS测量信息计算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指标,并计算电压幅值和静态稳定裕度指标的暂态电压跌落可接受性面积指标;
所述步骤(5)针对低电压跌落越限节点,以通过EMS系统求得戴维南等效参数作为初值,采用轨迹灵敏度方法实现对WAMS测量时序数据的戴维南等效参数跟踪辨识和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指标计算;
(6)统计节点电压跌落超过所述电压预设槛值并跌落持续时间大于所述时间预设槛值的节点,确定所述电网本次扰动发生暂态电压失稳节点的占有率;
所述步骤(3)中电网潮流运行信息为从EMS系统获得的所述电网当前时刻的QS数据文件,并将其转为BPA数据格式再进行潮流计算,并求得计及负荷等效导纳的全导纳矩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WAMS和EMS的暂态电压稳定在线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电网动态测量信息为通过WAMS系统实时获得的电网各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安装站点的动态测量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WAMS和EMS的暂态电压稳定在线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根据WAMS系统测量的母线电压幅值突变幅度判断电网发生的扰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WAMS和EMS的暂态电压稳定在线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发生扰动的节点电压前后差值阀值为Uc,如果检测到某一电源管理单元测量的节点电压幅值前后差值大于Uc,再取下一刻所述电源管理单元测量电压幅值并判别差值是否大于Uc,从而确定扰动事件发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WAMS和EMS的暂态电压稳定在线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从EMS系统取得同时包含电网拓扑结构、参数及运行潮流断面的QS数据文件,转化为BPA数据格式以后进行潮流计算,以便获得完整的电网结构及潮流运行信息;从BPA潮流计算时获得原始网络导纳矩阵,根据各负荷节点的节点电压相量和负荷功率,求得各负荷节点的等效导纳,并将所有负荷节点的等效导纳并入到所述原始网络导纳矩阵,获得电网及负荷等效导纳的全导纳矩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WAMS和EMS的暂态电压稳定在线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低电压跌落越限节点,以通过EMS系统求得戴维南等效参数作为初值,采用轨迹灵敏度方法实现对WAMS测量时序数据的戴维南等效参数跟踪辨识和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指标计算;包括:采用跌落限值和真实变化轨迹分别乘以PMU量测数据频率累加的形式,计算各低压越限节点的电压幅值和静态稳定裕度的暂态电压跌落可接受性面积指标,实现电网扰动后的暂态电压支撑水平的量化评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837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