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计算机网络连接用双绞线绝缘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8434.0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7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赵莎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莎莎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23/08;C08L23/12;C08L83/04;C08K13/04;C08K7/06;C08K3/04;C08K7/14;C08K3/34;C08K3/22;C08K5/14;H01B3/47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网络 连接 双绞线 绝缘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网络连接用双绞线绝缘材料。
背景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是按照网络协议,将地球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相互连接的集合。连接介质可以是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载波或通信卫星。计算机网络具有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功能,具有对共享数据资源集中处理及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双绞线在现代化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有双绞线往往都是在绞合导体外面挤包一层聚氯乙烯绝缘构成绝缘线芯,然后再把绝缘线芯进行对绞构成双绞线。而现有技术中双绞线采用的绝缘材料是聚氯乙烯材料,它的耐温等级低,80-85℃开始软化,130℃变为粘弹态,160-180℃开始转变为粘流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成分较为简单,使用寿命长的计算机网络连接用双绞线绝缘材料。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计算机网络连接用双绞线绝缘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
环氧树脂70-90份、碳纤维8-12份、玻璃纤维8-12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20份、紫外线吸收剂1-3份、防霉剂0.5-2份、纳米碳化硅1-3份、增塑剂25-35份、聚丙烯2-4份、改性剂4-6份、消泡剂1-3份、氢氧化镁2-4份、氯铂酸0.2-1份、硅橡胶4-6份、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0.5-2份。
各组分的较佳重量份数为:
环氧树脂80份、碳纤维10份、玻璃纤维1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5份、紫外线吸收剂2份、防霉剂1份、纳米碳化硅2份、增塑剂30份、聚丙烯3份、改性剂5份、消泡剂2份、氢氧化镁3份、氯铂酸0.5份、硅橡胶5份、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1份。
所述改性剂是由蒽油10份、羟基硅油5份、稀土氧化物1份、聚酯短纤维0.5份、改性玉米淀粉5份、二苯基硅二醇1份及碳酸镁2份组成,通过加入改性玉米淀粉、稀土氧化物等成分,使得该改性剂具有良好的改性效果,不会破坏其他物质性质。
所述消泡剂是由纳米硼纤维5份、硬脂酸钙4份、氯化叔戊烷4份、生物碱3份、儿茶素0.5份、抑菌剂1份及叔丁醇10份组成,本消泡剂不仅消泡快、抑制性能好、不影响起泡体系的基本性质,而且扩散性、渗透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无腐蚀、无毒、无不良副作用,安全性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组分简单,性能优越,通讯信号稳定,能够满足高温、低温、高压等恶劣环境下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计算机网络连接用双绞线绝缘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环氧树脂80份、碳纤维10份、玻璃纤维1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5份、紫外线吸收剂2份、防霉剂1份、纳米碳化硅2份、增塑剂30份、聚丙烯3份、改性剂5份、消泡剂2份、氢氧化镁3份、氯铂酸0.5份、硅橡胶5份、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1份。
改性剂是由蒽油10份、羟基硅油5份、稀土氧化物1份、聚酯短纤维0.5份、改性玉米淀粉5份、二苯基硅二醇1份及碳酸镁2份组成,通过加入改性玉米淀粉、稀土氧化物等成分,使得该改性剂具有良好的改性效果,不会破坏其他物质性质。
消泡剂是由纳米硼纤维5份、硬脂酸钙4份、氯化叔戊烷4份、生物碱3份、 儿茶素0.5份、抑菌剂1份及叔丁醇10份组成,本消泡剂不仅消泡快、抑制性能好、不影响起泡体系的基本性质,而且扩散性、渗透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无腐蚀、无毒、无不良副作用,安全性高。
实施例2
一种计算机网络连接用双绞线绝缘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
环氧树脂70份、碳纤维12份、玻璃纤维12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0份、紫外线吸收剂3份、防霉剂1份、纳米碳化硅3份、增塑剂35份、聚丙烯4份、改性剂6份、消泡剂3份、氢氧化镁4份、氯铂酸1份、硅橡胶6份、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2份。
改性剂是由蒽油10份、羟基硅油5份、稀土氧化物1份、聚酯短纤维0.5份、改性玉米淀粉5份、二苯基硅二醇1份及碳酸镁2份组成,通过加入改性玉米淀粉、稀土氧化物等成分,使得该改性剂具有良好的改性效果,不会破坏其他物质性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莎莎,未经赵莎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84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