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窗台渗水的结构和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8929.3 | 申请日: | 2014-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8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研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70 | 分类号: | E06B1/7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窗台 渗水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窗台渗水的结构和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窗户安装后发生渗水,是建筑行业长期存在的难题。如图1所示,由于渗水下窗台潮湿导致乳胶漆爆皮。如图2所示,由于窗间缝隙发泡胶不饱满或密封胶不实导致渗水大白气泡。如图3所示,由于窗台渗水悬窗大白发霉长毛。
窗台渗水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难点,一旦出现问题周期性复发很难处理和根治。窗台施工的特点和难点如下:1、砖砌墙体有沉降过程,窗台与下部的混凝土梁开裂,导致雨水顺裂缝渗入内墙四周。2、里窗台比外窗台低及外窗台坡度小,致使雨水滞留或倒流。另外,窗框安装过程中的问题:工人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填封发泡胶填塞的不饱满有缝隙,并且在窗框打胶的过程中有跑位漏打的地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窗台渗水的结构和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窗台渗水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窗台渗水的结构,该结构包括:窗台板、凸型外斜坡梁、打胶槽口Ⅰ、窗框、截水槽、保温板及水泥保护层Ⅱ、窗框上部墙体、打胶槽口Ⅱ,具体结构如下:
凸型外斜坡梁的顶部为凸起梁,凸起梁一侧的凸型外斜坡梁上表面为平面,凸起梁另一侧的凸型外斜坡梁上表面为外斜坡;
凸型外斜坡梁位于室内部分的上表面为平面,凸型外斜坡梁位于室内的上表面和凸起梁位于室内的一侧安装窗台板;窗框的窗框底部坐在凸起梁上方,窗框底部比凸起梁高;窗框底部与凸起梁之间形成打胶槽口Ⅰ,于打胶槽口Ⅰ中填充发泡胶Ⅰ;凸型外斜坡梁位于室外部分的上表面为外斜坡,外斜坡与窗框底部之间设置保温板及水泥保护层Ⅰ,形成外窗台,窗台板比外窗台高,外窗台面做向外的排水坡;
窗框的上方为窗框上部墙体,窗框与窗框上部墙体和两侧墙体之间形成打胶槽口Ⅱ,于打胶槽口Ⅱ中填充发泡胶Ⅱ;窗框上部墙体位于室外的一侧设置保温板及水泥保护层Ⅱ,于窗框外侧、保温板及水泥保护层Ⅱ和窗框上部墙体底部设置窗沿,窗沿下部横向开设截水槽,截水槽与窗框平行,截水槽与排水坡上下对应。
所述的防窗台渗水的结构,排水坡的坡度不小于3%。
所述的防窗台渗水的结构,窗框内侧、外侧、四周通过耐侯密封胶密封。
所述的防窗台渗水的结构,窗框顶部高于窗沿下部,窗台板的顶部高于窗框底部。
所述的防窗台渗水的结构,窗框顶部高于窗沿下部5-15mm,窗台板的顶部高于窗框底部5-15mm。
所述的防窗台渗水的结构,窗框底部比凸起梁高5-15mm,窗台板比外窗台高5-15mm。
所述的防窗台渗水的结构,窗框向屋内偏移45-55mm,墙厚370mm时,按外230-240mm、内130-140mm分配。
所述的防窗台渗水的结构,窗框外侧预留5-10mm宽、5-10mm深的打胶槽口Ⅰ、打胶槽口Ⅱ,打胶槽口Ⅰ中设置发泡胶Ⅰ,打胶槽口Ⅱ中设置发泡胶Ⅱ。
所述的防窗台渗水的结构,凸起梁的凸出高度为40-60mm,凸起梁两侧的凸出宽度分别比窗框大80-120mm。
所述的防窗台渗水的结构的施工方法,施工过程如下:
(1)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在外墙窗洞周边200mm内的采用实心砖砌筑,砂浆采用防水砂浆,垂直缝应用填筑饱满,窗洞口周围用厚度不小于5mm的防水砂浆嵌填;
(2)对窗框外部四周外墙饰面30cm范围内,喷涂外墙防水剂,作防渗处理;
(3)工程完毕后进行喷淋水试验,检查外窗部位各工序有无渗漏,用消防水龙头在离窗框外部不到1m处进行喷水扫射2-4次,每次持续10-30min。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外窗部位施工措施思路是:“排水为前提,防水为基础,密封为关键,多道设防,共同作用”。
2、本发明外窗台做好节点防水构造,内窗台应比外窗台高出5-15mm,外窗台面应做坡度不小于3%向外的排水坡,窗沿下部要做截水槽(滴水线或鹰嘴)。
3、本发明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在外墙窗洞周边200mm内的采用实心砖砌筑,砂浆采用稠度较大的防水砂浆,特别是垂直缝应用填筑饱满,窗洞口周围用厚度不小于5mm的防水砂浆嵌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未经辽宁省送变电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89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阻片侧面滚釉涂料加工装置
- 下一篇: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车载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