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钉子撬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10249.5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2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鲍松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茂翔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C11/00 | 分类号: | B25C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钉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对圆头钢钉拔出而提出的撬起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钉子的种类有很多,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即为圆头钢钉,其具有结构稳定、连接强度好的特点。然而由于此类钉子的表面均不具有螺纹,因此在使用时通常需通过锤子、榔头等工具进行敲击,使之嵌入待钉入的物体中。然而,一旦完成钉子的装入,再想拔出就变得十分困难,从而给后续的维修、保养等操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使用方式简便、使用效果好且使用是安全系数高的钉子撬起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外筒、夹持组件和动力圈;所述外筒呈直筒状;
所述夹持组件容置在所述外筒内,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弹性圈和若干沿同一圆周分布的夹持体,所述圆周与所述弹性圈同轴心、且所述弹性圈穿设在若干所述夹持体中;所述夹持体的底面呈扇形、且其顶面分为靠近所述圆周轴心的内顶面和远离所述圆周轴心的外顶面,所述内顶面的高度由外向内逐步递减,所述外顶面的高度由外向内逐步递增;
所述动力圈容置在所述外筒内、且位于所述外顶面的上方,所述动力圈与所述外筒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动力圈的底部的内径由上向下逐步递增。
所述撬起装置还包括撑块,所述撑块的上部的外径与所述动力圈的内径一致,所述撑块的下部呈倒圆台状。
所述夹持体的外顶面上开设有指槽。
本发明在钉子的拔出时将先通过若干夹持体翘起钉子,在通过拉动指槽以完成钉子的拔出。具有操作简便、方式新颖、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一,
图5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二,
图6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三;
图中1是外筒,2是撑块,3是夹持组件,31是夹持体,311是内顶面,312是外顶面,32是弹性圈,4是动力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图1-6所示,包括外筒1、夹持组件3和动力圈4;所述外筒1呈直筒状;
所述夹持组件3容置在所述外筒1内,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弹性圈32和若干沿同一圆周分布的夹持体31,所述圆周与所述弹性圈32同轴心、且所述弹性圈32穿设在若干所述夹持体31中;所述夹持体31的底面呈扇形、且其顶面分为靠近所述圆周轴心的内顶面311和远离所述圆周轴心的外顶面312,所述内顶面311的高度由外向内逐步递减,所述外顶面312的高度由外向内逐步递增;
所述动力圈4容置在所述外筒1内、且位于所述外顶面312的上方,所述动力圈4与所述外筒1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动力圈4的底部的内径由上向下逐步递增。
所述撬起装置还包括撑块2,所述撑块2的上部的外径与所述动力圈4的内径一致,所述撑块2的下部呈倒圆台状。
所述夹持体31的外顶面上开设有指槽。
按以下步骤进行工作:
B1、辅助装置安装:如图4所示,人工在先驱动动力圈4上行,并伸入撑块2,使得若干夹持体31向外撑开;再将若干夹持体31的底面和外筒1的底面抵在已钉入物体上;最后取出撑块;
B2、钉子翘起,如图5所示:人工按住并旋动外筒,使得动力圈下行,并压迫若干夹持体向内收缩,从而使得若干夹持体31在弹性圈32及动力圈4的共同作用下向内收缩,最终翘起钉子;
B3:钉子拔出:如图6所示,取下外筒1及夹持组件3,人工通过指槽向上拉动动力圈4,进而完全拔出钉子;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茂翔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扬州茂翔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02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户外多功能铲
- 下一篇:一种实验室抛光用试样支架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