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AODV的链路中断预测与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11695.8 | 申请日: | 2014-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3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品;赵帅;张铮;李振波;胡寿伟;王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H04W40/02;H04W40/24;H04W40/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odv 中断 预测 修复 方法 | ||
1.一种基于AODV的链路中断预测与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要求节点对收到的数据包进行识别和检测,并将数据包所在的路由通路的源节点信息、目的节点信息、发送者路由深度信息维护在一个自定义的数据结构中;通过对数据结构中信息比较,来决定何时进行路由修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某节点x接收到一个数据包,首先判定信号强度是否达到了阈值;
若超过阈值,则提取数据包中源节点、目的节点、发送节点的节点号以及发送者的路由深度Depth信息;
若低于阈值,则判断该数据包是否是发给该节点x的数据;如果是,则广播一个Help数据包;如果属于串音数据包而判断为不是,则丢弃;
步骤2:在节点的路由深度邻居表DNT中以<SID,DID>作为入口信息进行检索,其中,SID为路由路径中的源节点号,DID为路由路径中的目的节点号;若之前收到了同样的源节点信息和目的节点的信息,则将该数据包提取出来的信息与路由深度信息表DNT中原来的<SID,DID>项相比较,并更新MND,MXD,MNID,MXID,其中,MND为能量范围内最小路由深度值,MXD为能量范围内最大路由深度值,MNID为最小路由路径深度节点的对应节点号,MXID为最大路由路径深度节点的对应节点号;若没有对应的<SID,DID>,则该数据包提取出来的信息将会作为新的信息在路由深度邻居表DNT中记录;
步骤3: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如果下游节点收到了上游节点的数据,检测发现信号强度比阈值低,该下游节点就会广播一个Help数据包,Help数据包用于通知邻居节点帮助其上游节点建立一个新路由;
步骤4:某个节点收到了Help数据包,将自身路由深度信息表DNT中存储的MXD、MND与Help数据包中的路由深度Depth进行比较;一旦符合要求,进行路由修复;这样,链路中断预测和路由修复就完成了一次工作,保证链路在断裂之前被修复;
其中,AODV是指按需距离矢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ODV的链路中断预测与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如下路由修复机制步骤:
步骤4.1:某个节点收到Help数据包之后,检索路由深度信息表DNT中同样的<SID,DID>中的MND和MXD值,令该MND和MXD值与Help数据包中携带的路由深度Depth相比较;
步骤4.2:如果MND﹤Depth﹤MXD,则说明本节点能量范围内,从SID到DID的路由通路上,能够通信到发送Help数据包的节点的上、下游节点;进行链路修复时,直接与上、下游节点建立新路由;
步骤4.3:如果Depth≦MND,或者Depth≧MXD,则说明发出Help数据包的节点在该节点能量范围边界上或者边界外;则更新路由深度信息表DNT中相关数据,不进行路由修复;
步骤4.4:在可以进行路由修复的情况下,该节点更新自己的下一跳节点为MNID,通知上游节点MXID更新其下一跳节点为本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AODV的链路中断预测与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点路由深度邻居表DNT,具体地,每个节点的路由深度邻居表DNT包括:
-路由路径中的源节点号SID;
-路由路径中的目的节点号DID;
-能量范围内最小路由深度值MND;
-最小路由路径深度节点的对应节点号MNID;
-能量范围内最大路由深度值MXD;
-最大路由路径深度节点的对应节点号MXID。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AODV的链路中断预测与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elp数据包包括:发送节点自身的路由深度Depth、路由通路的源节点号、目的节点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AODV的链路中断预测与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由深度Depth与MND、MXD比较之后,若不符合路由修复机制的要求,则会更新路由深度信息表DNT中相应的路由深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AODV的链路中断预测与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多条修复路径可以选择的情况下,选择最短的修复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169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向设施环境控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 下一篇:芯轴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