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修复造林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12516.2 申请日: 2014-05-19
公开(公告)号: CN103999736A 公开(公告)日: 2014-08-27
发明(设计)人: 吴沿友;周贵尧;刘荣成;赵宽;邢德科;付为国;赵玉国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大学
主分类号: A01G23/00 分类号: A01G23/00
代理公司: 江苏纵联律师事务所 32253 代理人: 徐明
地址: 212013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河口 湿地 红树林 生态 修复 造林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河口湿地的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口湿地生态修复造林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重要环境功能的生态系统和多种生物的栖息地之一。湿地环境是由湿地水文、湿地生物地地球化学循环和生物对湿地的适应以及改造构成,在湿地环境中,各种因子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构成湿地环境的整体功能。湿地作为水陆过渡带,有着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维持生物多样性、防洪抗旱、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美化环境、提供生产生活资料方面具有其他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类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与生存环境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沿海区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石油和含油废水,以及重金属污染物汇集于河口、海口,致使湿地红树林生态系统不断退化,面积不断减少。相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红树林总面积不到历史最高值的2/3。红树林遭受破坏的地方同样使得沿岸植物区系发生破坏,间接危害到海洋生物的安全和人类健康。此外,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等环境问题正在导致海岸和河口等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丧失,严重制约社会、经济以及沿岸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因此,开展河口湿地修复工作显的刻不容缓。

针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后发现,已有的河口湿地修复方法,如CN102153024是一种采用生态护岸、垂直绿化、设置滩地和生态湿地等措施结合起来的一种湿地水体修复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体中CODcr、BOD5、N、P以及重金属含量,有效增加水体中物种多样性;CN1586748A采用芦竹对湿地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修复,芦竹能够分别在在浓度为100mg/kg的Hg、Cd、Cu、Ni等重金属污染湿地中顽强成活,8个月后地上部植株对Hg的富集量在200mg/kg以上,对Cd的富集量在100mg/kg以上,是一种修复湿地重金属汞和镉污染的较理想的植物;CN10241830A采用将受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与周围环境用水沟隔离,在受多环芳烃污染污染的水面上种植修复植物,在较高位置安装供水装置;通过供水装置向修复植物定期供水维护修复植物生长,待修复植物成熟后,对植物地上部分进行收割转移,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美化环境以及缓解温室效应。

据大量研究表明,泉州湾河口湿地存在诸如盐度、酸碱度、营养元素环境质量因子的高度空间异质性,同时该河口湿地相比其他国内外其他湿地而言具有多样性、稀有性、脆弱性、典型性特点,岸线曲折,湾内急剧淤积使得河口湿地易变性,难以进行合理规划,而国内外现有的河口湿地修复技术主要是针对滨湖、河口湿地,方法上也基本上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来治理已经遭受污染的湿地土壤或水体,这些单一方法在红树林生态修复中往往没有考虑红树林生长缓慢,不同红树林树种对立地水文、潮汐、盐分等环境的适应性差异等问题,追求集中连片,导致湿地生态修复后期出现红树林成活率低、生长缓慢、病虫害严重、多样性匮乏等问题。因此,通过静态、动态、植物-土壤系统三个角度研究植物的环境适应性,同时依据植物的环境适应性以及种群分布规律进行湿地生态修复已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修复造林方法,以提高河口湿地修复中红树林成活率、生长速度,减少病虫害,并增加生物多样性。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依据不同红树林树种对立地、水文、潮汐、盐分等环境适应性差异,合理配置红树林,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修复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的典型性、稀有性和脆弱性及广泛的生物多样性特征,结合河流的南北走向和区域面积将河口湿地首先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大区域,在三个大区域中再依次根据潮位的高低划分出高潮区域、中潮区域和低潮区域三个小区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25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