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13909.5 申请日: 2014-05-20
公开(公告)号: CN104130440A 公开(公告)日: 2014-11-05
发明(设计)人: 毛杰;刘茂祝;秦存琪;常蕊;蒋玉轲;江伟;石睿劼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科技学院
主分类号: C08J9/26 分类号: C08J9/26;C08F220/06;C08F222/38;C08F2/44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233100 ***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离子 印迹 聚合物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以铁离子为模板制备印迹聚合物的方法,用该方法制备的铁离子印迹聚合物对铁离子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较好的吸附选择性。

背景技术:

铁元素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微量的铁对人体细胞的生长、增殖、生物氧化及生物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含铁量高的水作为饮用水会给人体带来极大的伤害([1] 孙长峰, 李娜. 微量元素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1, 28, 64)。而且陆地含铁污水最终流入海洋,长期以往海洋将富集大量铁导致海水污染,从而严重影响海洋浮游植物的生长以及工业水平的发展([2] Martin J. H., Fitzwater S. E., Gordon M., Global. Biogeochem.Cycl., 1990, 4, 5; [3] 高忠文, 蔺智泉, 王铎, 高从堦. 我国海水利用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海洋环境科学, 2008, 27, 1),这使得准确检测水中铁离子含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常用的仪器检测易受其它干扰离子的影响不能准确检测水样中铁的含量,故在进行仪器测定前应对水样进行处理以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

目前,测定水中铁离子常用的前处理方法是离子交换法([4] 才春艳, 李玉博,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8, 01, 37; [5] 郑建, 魏俊富, 赵孔银等,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9, 28, 5),该方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实现对铁离子的分离和富集,但其同样对其它离子具有富集作用,无法实现对铁离子的选择性富集,然而本发明以铁离子为模板,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以甲醇或乙醇为溶剂,利用离子印迹制备技术合成的铁离子印迹聚合物对三价铁离子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富集及吸附作用,并且本发明相比其它铁离子的印记聚合物制备方法有更好的选择吸附性能([6] 黄晓佳, 林建斌, 袁东星. 铁离子印迹硅胶的制备方法:中国, CN200910112759.8. [P]. 2011-10-12),因此本发明可以为铁离子的高效选择性富集提供一种简单、方便、高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1.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铁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为铁离子的高效选择性富集提供一种简单、方便、高效的方法。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铁离子为模板,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以甲醇或乙醇为溶剂,利用离子印迹制备技术合成离子印迹聚合物。由于模板离子与聚合物会形成多重作用点,通过聚合过程后这种作用就会被记忆下来,当除去模板离子后,聚合物中就形成了与模板分子空间构型相匹配的具有多重作用点的空穴,这样的空穴将对模板离子具有选择识别特性,因而本发明制得的铁离子印迹聚合物可对三价铁离子进行选择性富集及吸附作用,为复杂样品中铁离子的选择性富集和有效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3.本发明的制备步骤为: 

①铁离子印迹聚合物初产物的制备:

将环氧树脂和二乙烯三胺溶解于甲醇后于50℃条件下反应20min至混合体系的黏度开始增大。将混合体系冷却后于搅拌状态下加入甲基丙烯酸铁,继续搅拌1h后加入丙烯酰胺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偶氮二异丁氰、甲醇。于搅拌及35℃的条件下反应3h,使体系通过凝胶化反应制得具有空间网络结构的高聚物。将上步合成的具有空间网络结构的高聚物于60℃及搅拌状态下进一步反应24h得到交联后的共聚物。粉碎共聚物并筛分得铁离子印迹聚合物初产物。

②铁离子印迹聚合物的纯化处理: 

对所制得的铁离子印迹聚合物初产物用甲醇/盐酸溶液洗涤,除去模板离子及未反应的化合物,再用二次蒸馏水洗至铁离子印迹聚合物初产物呈中性(除去体系中过量的H+),然后过滤、干燥得终产物铁离子印迹聚合物。

本发明首次以铁离子为模板,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以甲醇或乙醇为溶剂,利用离子印迹制备技术合成了铁离子印迹聚合物。制备过程简便,易操作,所制得的铁离子印迹聚合物对铁离子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和较好的吸附选择性,可将所合成的铁离子印迹聚合物装填成固相萃取小柱应用于水样中铁离子的固相萃取与富集。 

静态吸附结果表明用上述方法制备的1g铁离子印迹聚合物对铁离子的最大吸附容量为76mg,吸附容量较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环氧树脂和二乙烯三胺的凝胶化反应。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甲基丙烯酸铁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共聚反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39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