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在反射模式探测设备中的反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14596.5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1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M.罗杰;G.格雷西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14 | 分类号: | G01V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郝娟君 |
地址: | 法国吕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模式 探测 设备 中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射器,所述反射器用在反射模式探测设备中以及用在使用所述反射器的探测设备中。
背景技术
在已知方式中,反射模式探测设备包括光电探测器和反射器。探测器发出被反射器反射的光束形式的信号。如果光束不被中断,那么后者由探测器接收。光束的这种外出-返回行程可以探测物体的存在。返回信号的存在指示在探测器和反射器之间没有发现物体。没有返回信号允许探测器得出中断光束的物体存在的结论。
为了能够运行,探测器和反射器必须正确对准。但是,在安装过程中,操作者没有任何途径到任何简单方法使他或她可以确定探测器和反射器正确地对准。
实际上,探测器和反射器经常分开好几米并且结果是光束或多或少变得可见。此外,光电探测器发出红光或红外光信号。在后者的情况,光束不可见。
最常使用的技术方案在于红激光束的添加,由探测器发出。具有表现探测器的探测方向的唯一功能的这种激光发射在电子结构和建造费用方面并非是中性的。
另一方案在于实施致力于光电探测器上的对准的人机交互界面,以期指示返回光束的接受高度。该方案是昂贵的并且尤其增加容置这种界面的探测器的体积。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使安装者能够使其与探测器的对准变得容易的反射器。
发明内容
该目标通过用在反射模式探测设备中的反射器实现,所述反射器意在与探测器对准放置并且包括用于反射光束从而将其发送回到探测器的反射区,所述反射器布置成实现:
-使用信号界面的信号功能,所述信号界面布置为指示反射器的反射区相对于发射器的对准状态,
-探测功能,从而探测对着(against)反射器的光束的存在,
-使用解析单元的解析功能,所述解析单元布置成在以期指示对准状态的信号界面上运行,
-具有自主电力的电源功能,从而为信号界面和解析单元提供电力。
根据特性,探测功能和电源功能通过分布在与反射区对应的第一区上的、对于光束的光敏感的光电池实现。
在第一变体实施方式中,探测功能和电源功能通过分布在第一区外围的第二区上的、对于光束的光敏感的光电池实现。
在另一变体实施方式中,电源功能通过分布在第一区外围的第二区上的、对于周围光敏感的光电池实现。
在另一变体实施方式中,探测功能通过布置在反射区外围的第一区上的光感受器实现。在此其它变体实施方式中,电源功能通过分布在第一区外围的第二区上的、对于周围的光敏感的光电池实现。
有利地,信号界面包括光指示器。
本发明还涉及反射模式探测设备,包括探测器和反射器,所述反射器是上面限定的那种。
附图说明
在以下参考附图做出的具体描述中其它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明显,其中
-图1表示反射模式探测设备的运行原理,
-图2示意性地表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本发明的反射器,
-图3示意性地表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本发明的反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反射模式运行的探测设备包括光电探测器1和反射器2。光电探测器1包括设置用于发出光束F1的发射器和设置用于接收如果光束F1不被中断的情况下,由反射器2反射的返回光束F2的接收器。
为了反射光束F1,反射器2包括必须与探测器1的发射器对准放置的反射区Z。但是,对准并不总是容易实现。
根据本发明,反射器2包括:
-信号功能
-电源功能
-探测功能
-解析功能
根据本发明,信号功能通过信号界面20实现,允许用户知道反射器的反射区Z是否关于探测器的发射器对准或未对准。
例如,信号界面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光指示器200,其在点火或在消光时的控制能够将反射器2的反射区Z关于探测器1的发射器的对准状态发送信号给安装者。通过读取光指示器200的状态,安装者例如能够了解反射器2是否正确对准、未对准或部分对准。当然,可以考虑其它信号界面,视觉的、听觉的或者其它的。
通过给其需要实现这些功能的部件供电,电源功能允许反射器实现信号功能、解析功能和适用探测功能的情况。
电源功能通过至少局部分布在反射器2表面上的光电池210、211、212实现。光电池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光能来自周围环境的光能和/或由光电探测器的发射器所发射的光束F1产生的光能。优选地,光束F1具有红光或红外光。
探测功能允许反射器探测其表面上光束F1的存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未经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45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