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医疗垃圾粉碎桶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15225.9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1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徐学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学翠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医疗 垃圾 粉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粉碎桶,尤其是一种小型医疗垃圾粉碎桶,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医疗垃圾是指接触过病人血液、肉体等,而由医院生产出的污染性垃圾。如使用过的棉球、沙布、胶布、废水、一次性医疗器具、术后的废弃品、过期的药品等等。据国家卫生部门的医疗检测报告表明,由于医疗垃圾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其病毒,病菌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如果处理不当,将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也可能成为疫病流行的源头。
医疗废物的危害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医疗废物的减量化、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处置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有严格明确的规定。在技术研究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处置进行深入研究, 主要方法有焚烧、高压灭菌、化学处理、微波辐射、高温分解、等离子体和电弧炉等。与此相对比,中国在法律法规制定、监管体系完善、社会公众意识增强和科研投入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自20世纪50年代起,医疗废物的处理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医疗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日益丰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比较焚烧处理、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化学处理、微波处理、热解处理等几种医疗废物处理技术,综合评定了各种处理工艺的技术参数及优缺点,最后比较分析得出了高温热解法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是目前国内外首推的医疗废物处理技术。
对于医疗垃圾的处理,大的医院都是集中起来放在特制焚烧炉里面焚烧,而小的乡村诊所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和处理成本的问题,多是随意丢弃,有的很可能会被再次使用,这样危险性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立足于解决现有小型诊所对医疗垃圾处理成本高,任意丢弃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型医疗垃圾粉碎桶,该粉碎桶结构简单,可将一些小型的医疗垃圾,如针管,针头,吊水管等粉碎处理,防止其被再使用,减少了安全隐患。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型医疗垃圾粉碎桶,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安装在筒体下部的支架,所述顶面安装有可活动开启的桶盖,底面设有通过气缸控制开合的底盖,所述筒体内安装有通过电机带动旋转的粉碎轴。
优先地,所述粉碎轴与其对应的电机数量为2个,其中: 粉碎轴相邻安装,电机安装在筒体桶壁外侧。
优先地,所述筒体外侧还安装有杆套,杆套内装有通入筒体内部的捣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电机带动粉碎轴可对针管,针头,吊水带等医疗垃圾粉碎,处理成本低,使用方面,减少了安全隐患。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和处理成本低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小型医疗垃圾粉碎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小型医疗垃圾粉碎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粉碎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桶盖,2、气缸,3、支架,4、底盖,5、电机,6、筒体,8、捣棒,9、杆套,10、粉碎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所示,一种小型医疗垃圾粉碎桶,包括筒体6,安装在筒体6下部的支架3,所述顶面安装有可活动开启的桶盖1,底面设有通过气缸2控制开合的底盖4,所述筒体6内安装有通过电机5带动旋转的粉碎轴10。粉碎轴10与其对应的电机5数量为2个,其中: 粉碎轴10相邻安装,电机5安装在筒体6桶壁外侧。
为了使医疗废料快速粉碎,筒体6外侧还安装有杆套9,杆套9内装有通入筒体6内部的捣棒8。
本发明公开的这种小型医疗垃圾粉碎桶,使用方法如下:启动电机5带动粉碎轴10旋转,将桶盖1开启放入针管,针头,吊水带等医疗垃圾,这些医疗垃圾被粉碎轴10上面的粉碎齿轮绞碎排入筒体6下部,气缸2定期将底盖4打开排出废料。
本发明公开的这种针对小型诊所专门使用的医疗垃圾粉碎桶,用电机带动粉碎轴可对针管,针头,吊水带等医疗垃圾粉碎,处理成本低,使用方面,减少了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学翠,未经徐学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52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