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清洁的灭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15436.2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6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怀之;王刚;聂海涛;张仁友;胡国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清洁 灭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洁的灭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农业生产也在不断发展,农业生产追求更多的产出,为了更多的产出生产者采用更高科技的生产工具和方法,其中,对害虫的控制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现有技术中,越来越多的生产者采用灭虫灯来灭虫,灭虫灯灭虫具有无污染操作简单的优点,但是由于灭虫灯采用电网进行灭虫,害虫死了之后会有一部分残留在电网上,每天都需要工作人员对电网进行清洗,比较麻烦,并且现有的灭虫灯不能防雨,经常被雨淋容易减少灭虫灯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的灭虫灯没有清洁装置,导致需要工作人员进行频繁的清洗,并且没有防雨设施,导致灭虫灯的使用寿命简短,所以,现有技术中的灭虫灯存在清洗不方便,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洁的灭虫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灭虫灯存在清洗不方便,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灭虫灯清洁简便,能够有效的防雨,使用寿命较长,并且使用方便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洁的灭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锥形太阳能发电板,所述锥形太阳能发电板的尖端朝上;
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锥形太阳能发电板连接,且所述蓄电池位于所述锥形太阳能发电板的竖直方向的下方;
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蓄电池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板位于所述蓄电池的竖直方向的下方;
灯管,所述灯管具有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二端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竖直方向的下方;
电网,所述电网由N条铁丝组成,所述N条铁丝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且所述N条铁丝均匀分布在所述灯管四周,其中,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所述底座具有一通孔,所述底座水平方向左侧连接有一吸盘,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竖直方向下方;
集虫袋,所述集虫袋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集虫袋位于所述底座竖直方向下方;
M个清洁套筒,所述清洁套筒为圆筒状,所述清洁套筒套在所述铁丝外表面,所述清洁套筒的直径大小与所述铁丝的直径大小匹配,其中,第 M个清洁套筒与第M-1个清洁套筒连接,所述清洁套筒能够沿所述铁丝表面上下滑动,所述第 M个清洁套筒与一绝缘杆连接,其中,所述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其中,所述锥形太阳能发电板上端连接有一挂钩。
其中,所述集虫袋的开口尺寸与所述通孔的尺寸一致。
其中,所述N条铁丝组成一圆筒状电网,且所述圆筒状电网的直径大小等于所述通孔的直接大小。
其中,所述锥形太阳能发电板的底部直径大于所述圆筒状电网的直径。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在灭虫灯的电网上设置了清洁套筒和绝缘杆,使用人员可以操作绝缘杆对电网进行清洁,并且将电网的太阳能发电板设计为锥形且尺寸大于电网的尺寸,可以有效发电的同时具有防雨的作用,并且在底座上设置了吸盘可以方便灭虫灯的使用,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灭虫灯存在清洗不方便,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灭虫灯清洁简便,能够有效的防雨,使用寿命较长,并且使用方便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灭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清洁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网,2-锥形太阳能发电板,3-蓄电池,4-清洁套筒,5-灯管,6-绝缘杆,7-底座,8-吸盘,9-集虫袋,10-第一固定板,11-第二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洁的灭虫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灭虫灯存在清洗不方便,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灭虫灯清洁简便,能够有效的防雨,使用寿命较长,并且使用方便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54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