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锰银铜铬合金材料电阻发热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15441.3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7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士元;王川;韩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维特瑞交通设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12 | 分类号: | H05B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镍锰银铜铬 合金材料 电阻 发热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及工业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阻热效应发热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交通和工业领域中,随着外界气候环境、资源方面自身特性等因素的变化,道路交通以及工业生产线会很大程度的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冬季,由于气温的下降从而会导致道路结冰出现交通堵塞、工业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针对此类现象,如果不及时采用快速有效的加热办法,会导致行驶车辆因速度过快而在冰雪路面上出现交通事故,冰冻也会影响工业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生产领域的正常工作。
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化学融雪和机械除冰的方法,即通过撒盐和其他化合物或者用机械的方法去除路面及工业设备表面的积雪和冰冻。采用上述方法经常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如钢材锈蚀、剥蚀路面及隔离墩;腐蚀排水、油气管道,破坏土壤生态环境等,特别是融雪盐的使用已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严重危害并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除上述方法外,目前也有采用以铜、铁、镁、铝等合金材料制作的的发热器件加热的方法,但该类发热材料的温度不易控制,且耗电量较高,同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镍锰银铜铬合金材料电阻发热器件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去除路面及工业设备表面的积雪和冰冻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温度不易控制和电能消耗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镍锰银铜铬合金材料电阻发热器件,包括自里向外依次包裹设置的导电芯、聚丙乙烯护套A、铝屏蔽层、保护地线、聚丙乙烯护套B, 其中铝屏蔽层中布设有保护地线;导电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铜80~85份,镍13~18份,铬0.5~1.5份,锰0.2~0.6份,银0.1~0.3份。
一种镍锰银铜铬合金材料电阻发热器件,其改进在于导电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铜83.42份,镍15.37份,铬0.59份,锰0.4份,银0.22份。
一种镍锰银铜铬合金材料电阻发热器件,其改进在于:所述镍锰银铜铬合金材料电阻热效应发热器件为柱状发热器件或者盒状发热器件,柱状发热器件的横截面为圆形,盒状发热器件的横截面为正方形。
一种镍锰银铜铬合金材料电阻发热器件,其改进在于:在柱状发热器件中,导电芯直径为0.7~0.9mm,聚丙乙烯护套A厚度为1~3mm,铝屏蔽层厚度为0.1~0.2mm,保护地线直径为0.04~0.08mm,聚丙乙烯护套B厚度为0.35~0.55mm;在盒状发热器件中,导电芯直径为0.7~0.9mm,聚丙乙烯护套A厚度为3~5mm,铝屏蔽层厚度为0.2~0.4mm,聚丙乙烯护套B厚度为0.8~1.2mm,保护地线直径为0.04~0.08mm。
一种镍锰银铜铬合金材料电阻发热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按重量份数配比好的铜、镍、铬、锰、银采用熔炼工艺熔炼混合成型,再采用拔丝工艺通过拔丝模具拔丝形成圆柱形发热导电芯;
b、将聚丙乙烯护套A、铝屏蔽层、聚丙乙烯护套B和保护地线加工成规定范围内尺寸及形状;
c、将导电芯、聚丙乙烯护套A、铝屏蔽层、保护地线、聚丙乙烯护套B依次按由内到外顺序组装,即制得一种镍锰银铜铬合金材料电阻发热器件。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维特瑞交通设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保定维特瑞交通设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54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