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热式加热炉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15454.0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6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高正平;杨军;高剑波;高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德工业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N1/02 | 分类号: | F23N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1235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加热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热式加热炉。
背景技术
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集节能、环保等多重有点的高新技术,是被国际燃烧界公认的燃烧领域的革命,基本思想是让燃料在高温低氧浓度气氛中燃烧,把回收烟气余热与高效燃烧及降低NOX排放量等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节能和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的双重目的,目前,蓄热式加热炉采用煤气作为燃烧源,煤气管路中煤气的充足量直接影响工件加热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严重时会损害管路引发危险,因此,解决煤气管路和空气管路不能实时观察,影响工件加热效率和存在危险源的问题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热式加热炉,通过在煤气管路上设置有压力表、涡轮流量计来检测煤气管路中的压力值和流量值,以解决煤气管路和空气管路不能实时观察,影响工件加热效率和存在危险源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热式加热炉,包括有炉体,所述炉体的两侧设置有燃烧器,炉体内设置有煤气管路和空气主管路,所述煤气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手动阀、压力表、涡轮流量计、压力开关、电动调节阀和电磁阀,所述空气主管路垂直设置在炉体中,所述空气主管路的底端安装有风机,空气主管路上设置有手动阀和电动调节阀,所述炉体顶端设置有空气支管路。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空气支管路上设置有压力表,用来检测管中压力值。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空气主管路与空气支管路通过换向阀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炉体上设置有喷嘴保护装置,所述喷嘴保护装置与燃烧器相对应。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换向阀采用四通换向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煤气管路上设置有压力表、涡轮流量计来检测煤气管路中的压力值和流量值,通过手动阀可以控制煤气和空气的输送量,设置有压力开关用于调节煤气管路中压力值的变化,设置有电动调节阀,当温度过高时阀门根据温度的变化成比例的关闭,通过设置有电磁阀用来控制煤气和空气的流量和速度,通过设置有四通换向阀来实现空气与烟气的切换,通过设置有喷嘴保护装置,使得燃烧器更加有效准确的对工件进行加热,本发明结构简单,对煤气管路和空气管路进行了有效的监控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其中:1-炉体,2-燃烧器,3-煤气管路,4-气主管路,5-手动阀,6-压力表,7-涡轮流量计,8-压力开关,9-电动调节阀,10-电磁阀,11-风机,12-空气支管路,13-换向阀,14-喷嘴保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蓄热式加热炉,包括有炉体1,所述炉体1的两侧设置有燃烧器2,所述炉体1内设置有煤气管路3和空气主管路4,所述煤气管路3上依次设置有手动阀5、压力表6、涡轮流量计7、压力开关8、电动调节阀9和电磁阀10,所述空气主管路4垂直设置在炉体1中,所述空气主管路4的底端安装有风机11,空气主管路4上设置有手动阀5和电动调节阀9,所述炉体1顶端上设置有空气支管路12。所述空气支管路12上设置有压力表6,用来检测管中压力值。所述空气主管路4与空气支管路12通过换向阀13连接在一起,用来实现空气与烟气的切换。所述炉体1上设置有喷嘴保护装置14,所述喷嘴保护装置14与燃烧器2相对应。所述换向阀13采用四通换向阀。手动阀5用来控制空气和煤气的输出量,当压力表6检测到管中的压力变大或变小时可以通过压力开关8进行调节,涡轮流量计7用来检测煤气的流量,当管中煤气流量变大或变小时可以通过电动调节阀9进行有效调节,电磁阀10用来检测管中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造成爆炸危险,设置有风机11可以同时充当引风和送风的功能,其扬程根据系统压力进行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德工业炉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德工业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54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