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备烯烃-CO共聚物的半间歇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16035.9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9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T·E·米勒;C·居特勒;W·莱特纳;H·福格特;S·苏姆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拜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7/02 | 分类号: | C08G67/02;C08G18/6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赵苏林;万雪松 |
地址: | 德国莱***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备 烯烃 co 共聚物 间歇 方法 | ||
1.用于制备烯烃-CO共聚物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反应器;
-将气态烯烃和CO加入所述反应器,使得在所述反应器中存在第一压力p1;
-使烯烃与CO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在所述反应器中反应;
其中
在反应之前,在反应器中不存在CO或气态烯烃与CO的体积比≥90∶10,
并且在反应期间,至少间歇地计量加入气态烯烃和CO,其中计量加入的气态烯烃与计量加入的CO的体积比随时间的平均值为≥90∶1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反应期间在反应器中的压力在≥80%的p1到≤120%的p1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反应期间发生的压降通过将另外的气态烯烃和CO进料到反应器中而平衡,且其中进料加入的另外的气态烯烃与进料加入的另外的CO的体积比随时间的平均值为≥90∶10。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包括钯。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包含阴离子两齿配体,其包含通过至少两个和最多四个其它原子与氧阴离子桥接的磷原子。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烯烃与CO的反应在其它烯烃的存在下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烯烃与CO的反应之前是反应器中烯烃的均聚或多种烯烃的共聚。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压力p1为≥20bar到≤300bar。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在≥90℃到≤150℃的温度下进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在≥90℃到≤150℃的温度下注射到包含气态烯烃或气态烯烃和CO的混合物的反应器中。
11.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获得的烯烃-CO共聚物,其中基于所有结合的单体,结合到聚合物中的CO含量为≤5mol%且所述共聚物具有≤32.5mol%的交替分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烯烃-CO共聚物,其具有≤15000g/mol的数均分子量Mn。
13.通过还原根据权利要求11的烯烃-CO共聚物获得的多元醇化合物。
14.通过还原性胺化根据权利要求11的烯烃-CO共聚物获得的多胺和/或多胺-多元醇化合物。
15.用于制备聚氨酯和/或聚脲聚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1的烯烃-CO共聚物。
16.包括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1的烯烃-CO共聚物作为聚合物添加剂的方法。
17.用于制备聚氨酯和/或聚脲聚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3的多元醇化合物。
18.包括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3的多元醇化合物作为聚合物添加剂的方法。
19.用于制备聚氨酯和/或聚脲聚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4的多胺和/或多胺-多元醇化合物。
20.包括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4的多胺和/或多胺-多元醇化合物作为聚合物添加剂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拜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603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