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六自由度摇摆台的动中通天线跟踪性能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16924.5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6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辛毅;徐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丽娜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自由度 摇摆 通天 跟踪 性能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六自由度摇摆台的动中通天线跟踪性能检测方法,属于动中通天线测试领域。
背景技术
动中通卫星通信天线指一种通过自身伺服控制系统隔离其安装载体的运动,控制其卫星通信口面天线实时跟踪对准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建立卫星通信链路的卫星通信天线,简称“动中通天线”。动中通天线能够安装在车辆、舰船、无人机、直升机等多种载体上,其具有实时跟踪对准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性能(简称“跟踪性能”)。
目前,国内动中通天线的跟踪性能的检测是通过将动中通天线安装在载体上,对准卫星,驱动载体运动,通过信标机或频谱仪实时读取其接受的卫星信标信号电平幅值数据进行判定。
这种检测方法存在几个缺陷:
(1)驱动载体检测时,载体的运动状态(如航向、横滚、俯仰三轴姿态角)无法定量执行、测量和标示,造成每次检测的测试条件无法一致。
(2)驱动载体检测时,往往覆盖不到载体所有的运动状态(如舰船在高海况情况下的运动状态),检测不完全。
(3)由于动中通天线可应用的载体众多,如各型车辆、舰船、飞行器等,运动状态及特点不同,驱动载体的检测方法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
(4)以舰船、直升机、无人机等为载体的动中通天线跟踪性能检测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基于六自由度摇摆台的动中通天线跟踪性能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标准统一、检测全面、准确度高、通用性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基于六自由度摇摆台的动中通天线跟踪性能检测方法,该方法所使用的系统包括六自由度摇摆台、频谱仪、数据处理上位机。被测动中通天线安装在六自由度摇摆台上,动中通天线的下行信号(LNB输出)和频谱仪通过同轴电缆连接,数据处理上位机和频谱仪通过LAN口连接。
该方法的步骤为:
(1)将被测动中通天线安装于六自由度摇摆台上,六自由度摇摆台置于卫星信号不被遮挡的地方。
(2)连接动中通天线电源,连接动中通天线与上位机的控制电缆,将动中通天线中的下行信号(LNB输出)连接至频谱仪信号输入端口。
(3)将数据处理上位机与频谱仪的LAN口进行连接;
使用Agilent E44xx系列的频谱仪,其具有LAN、GPI、RS485和USB对外接。
(4)六自由度摇摆台启动,运行至六个自由度的零位,静止。
(5)设置频谱仪参数:信标中心频率(目标卫星信标中心频率),RBW、VBW、SPAN(设为0Hz)、Sweep time(设为60s)和Points(设为6000),打开数据处理上位机软件(例如Agilent BenchVue),准备进行频谱仪数据读取。
(6)六自由度摇摆台静止不动,动中通天线进行对星操作,使动中通天线对准目标卫星。手动微调动中通天线,使动中通天线接收卫星的信标电平值最大,用频谱仪以10Hz的采样频率记录信标接收机电平值,并使用数据处理上位机进行数据的读取、储存,并计算此时动中通天线接收的信标平均电平值V0。
(7)根据动中通天线使用载体的具体环境要求(车载、船载、机载),在摇摆台监控设备中预先设置六自由度摇摆台航向、横滚、俯仰三个方向的往复转动和纵向、横向、升降三个方向的往复平动的频率、幅度和相位参数,定量模拟各种载体的运动状态,获得标准、全面、准确的检测条件。
(8)动中通天线进入稳定跟踪后,通过摇摆台监控设备启动摇摆台按照步骤(7)中设置的参数运行,摇摆台运转稳定后,用频谱仪以10Hz的采样频率记录动中通天线接收的信标电平值V1,V2,........Vn,并使用数据处理上位机进行数据的读取、储存。
(9)对步骤(8)中读取的数据按照以下公式进行数据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69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