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阵列基板及其光电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17238.X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5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刘飞;何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H01L2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线 配线区 光电显示装置 显示驱动芯片 阵列基板 等节距 端子区 显示区 配线 液晶显示器 第二区域 第一区域 电阻匹配 弯曲电阻 显示区域 显示特性 直线型 斜线 变窄 像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其包括:端子区、配线区、显示区,其中配线区被划分为三个区域:第1区域,其靠近端子区,该区域驱动线为与显示驱动芯片等节距的弯曲配线,且与显示驱动芯片相连;第2区域,其靠近显示区域,该区域驱动线为与显示区像素等节距的弯曲配线;第3区域,为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过度区域,该区域的驱动线连接第一区域的驱动线和第二区域的驱动线;其中,第1区域与第2区域为弯曲电阻配线区,第3区域为直线型斜线配线区。通过本发明可满足在光电显示装置的框架变窄的情况下,使驱动线的电阻匹配,实现液晶显示器的显示特性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光电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光电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区和一周围部分,该显示区具有一显示像素部分,用于根据输入到栅极线和信号线的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显示所需图像,该周围部分作为一框架位于显示像素部分的周围部分。在周围部分中,通过同层或不同层的连接配线排列使显示像素部分与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的驱动IC连接。
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光电显示装置,如液晶显示装置、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OLED)等使用有源驱动阵列的显示装置中,阵列基板9上的驱动线71,如栅极线、数据线等,由显示驱动芯片1(Driver IC,包括栅极驱动芯片和数据驱动芯片)控制驱动。其中,显示驱动芯片1可设于印刷线路板82(PCB)上,印刷线路板82连接柔性线路板81(FPC),柔性线路板81连接阵列基板9。当然,显示驱动芯片I也可设于柔性线路板81上而形成覆晶薄膜(COF),或显示驱动芯片1也可直接设于阵列基板9上(COA)。
其中,在端子区A中,显示驱动芯片1的多个输出端口通过多根位于印刷线路板82和柔性线路板81上的连接线72与多根驱动线71相连,或者显示驱动芯片1直接设于阵列基板9上则不需要连接线,通常每个显示驱动芯片1要连接数十根甚至数百根驱动线71,而这些驱动线71在阵列基板9上的分布范围的宽度显然远大于显示驱动芯片I的宽度,因此从显示驱动芯片1的输出端口接出的驱动线71不能直接进入阵列基板9的显示区92,而要先在配线区91(Fan Out)展开到适当位置后再进入显示区92。
参照图1,在配线区91中,与显示驱动芯片1中心的输出端口相连的驱动线71最短、而与显示驱动芯片1两端的输出端口相连的驱动线71最长;这种驱动线71在配线区91中部分的长度的差别会导致各条驱动线71的总长度(各条驱动线71在显示区92中的长度一般相等)不同,从而导致各条驱动线71的总阻抗值不同,即各输出端口对应的阻抗不匹配;而阻抗不匹配会影响显示质量。
尤其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显示装置开始采用轻薄化、窄边框、IC颗数减少、Fine Pith、COF、COG等技术,在采用这些技术的显示装置中由阻抗不匹配的问题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光电显示装置,其通过将阵列基板周边配线区划分为三个区域,整体调整各区域的线宽大小,实现各驱动线阻抗匹配,达到提高显示质量的效果。
为达上述或其它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阵列基板,其包括:端子区,其与显示驱动芯片连接;配线区,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的周边,且布置多根驱动线,所述驱动线连接所述显示驱动芯片;显示区,包括多个像素,所述像素由栅极线和数据线交叉形成;其中配线区被划分为三个区域:第1区域,其靠近所述端子区,该第1区域驱动线为与所述显示驱动芯片等节距的蛇形配线,且与所述显示驱动芯片相连;第2区域,其靠近所述显示区域,该第2区域驱动线为与所述显示区像素等节距的蛇形配线;第3区域,为所述第1区域和所述第2区域的过度区域,该第3区域的驱动线连接所述第一区域的驱动线和所述第二区域的驱动线;其中,第1区域与第2区域为蛇形电阻配线区,第3区域为直线型斜线配线区。
优选地,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驱动线宽度整体减少2um,所述第三区域的驱动线宽度整体增加2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72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快速检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折反拼接式广角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