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扩顶扩底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17327.4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1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郑玉辉;宋佳奇;陈追田;杨麟;李勇;张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玉辉 |
主分类号: | E02D27/00 | 分类号: | E02D27/00;E02D27/12;E02D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顶扩底 cfg 复合 地基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扩顶扩底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提高复合地基承载能力。
背景技术
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时,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形成人工地基,以保证建筑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复合地基作为人工地基的主要处理方法,是建筑物常采用的人工地基方法。
复合地基主要是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增强体),加固区由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在上部结构荷载用下,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作用。形成复合地基的条件是基体和增强体在荷载的作用下,通过两者变形协调,共同分担荷载。
复合地基又分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柔性桩复合地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刚性桩复合地基,刚性桩复合地基桩本身的承载力较高,与天然地基共同作用后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较高。其方法首先是在天然地基土体内形成刚性桩(挤土式或沉管式),并由桩体与周围的天然地基共同承担作用。桩体起到承担荷载并将荷载传到深部地基土体的作用,周围的天然地基起到承载和保护桩体的作用,天然地基通常是我们所见的地表天然土体或出露的基岩。
目前刚性桩复合地基桩体一般为素混凝土或配结构钢筋的混凝土结构,其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很高,使桩的竖向承载能力很强。但因为桩体直径的限定,使其桩体的顶部面积小,面积置换率较低,桩土应力比较大,很容易导致桩的刺入破坏;为使桩的承载力提高,桩体的长度往往较长(单桩造价高),端承桩要寻求好的持力层,好的持力层一般在深部土体,有的为摩擦端承桩,同样需要较长的桩长才能提高桩本身的承载力,从而使工程成本增加很多才能满足建筑物上部荷载的要求,即使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桩间土的作用,但要想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满足更高上部建筑荷载的需要难度很大。为了改变这一缺点,本技术领域也寻求了很多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专利201310470424.X提供了一种加固路堤软基的哑铃形钻孔桩复合地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桩体有两段为大直径段,第一个大直径段从路堤下端开始向下延伸一定深度,第二个大直径段位于桩底端的硬土层中;以地平面为分界线,分界线以上桩孔内为中粗砂,分界线以下桩孔内为凝固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还公开了加固路堤软基的哑铃形钻孔桩复合地基结构的施工方法。
上述专利方法修建的桩体为哑铃结构,桩体直径保持不变,扩大了桩脚与桩帽面积,增加了其实际承载能力。
但该专利并没有进一步对桩体的结构要求进一步公开,并且其施工方法主要为钻孔,因为桩体的桩底部分大于桩体直径,实际上通过钻孔来施难度很大的,或者需要专用的设备才能完成,增加了工程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所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扩顶扩底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扩顶扩底CFG桩复合地基,包括桩体4、桩帽3、桩底5,在桩帽3和建筑物基础1(建筑物的基础,即建筑物的底板)之间设置褥垫层2,其特征在于,褥垫层2厚度取0.4~0.6倍桩体直径,褥垫层的宽度大于建筑物基础底面宽度400mm,褥垫层采用粒径小于30mm的中砂、粗砂、级配砂石和碎石铺设,其砂石比为3∶7,所述的桩底为夯实填料,夯实填料为直径50~100mm的碎砖、碎混凝土块、水泥拌合物、碎石、卵石及矿渣或其组合,桩底体积为0.5m3~1.8m3。
本发明的一种扩顶扩底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1、计算桩体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
2、复合地基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玉辉,未经郑玉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73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零应力屋面预留缝密封防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开口楼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