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安全监控系统的生产过程动态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17444.0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4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松;岳东峰;高甜容;刘焕;朱文和;黄鹏;叶忠文;黄玉方;张玲;袁鸯;袁裕飞;蔡亮;高文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信息控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安全 监控 系统 生产过程 动态 建模 方法 | ||
1.一种用于安全监控系统的生产过程动态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生产过程初始状态模型和失效传感器,以利在生产过程初始状态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失效传感器所表示的无法监测的事件,进行新模型的建立;
步骤2、从生产过程的初始状态x0开始进行新模型的建立,创建待融合状态集合Ω和已融合状态集合Θ,其中Ω的初始值为{{x0}},Θ的初始值为空;
步骤3、针对集合Ω中的状态集合X进行状态融合,即在状态集合X下充分考虑失效传感器事件的发生,将生产过程可能处于的所有状态进行合并,其中X在初始建模时的值为{x0};
步骤4、针对融合后的状态集合X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事件扩充,如果不需要,则执行下述步骤6;否则,执行下述步骤5;
步骤5、针对融合后的状态集合X进行事件扩充,以生产过程的初始状态模型为基础,针对状态集合X中的每个状态,合并迁移事件,并将可能导致的迁移状态放入集合Ω中;以及
步骤6、重复前述步骤3至步骤5,直至集合Ω为空,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安全监控系统的生产过程动态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步骤1中,确定生产过程初始状态模型和失效传感器的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从实际的正常生产过程中抽象出初始状态模型;
步骤1-2、确定生产过程所处于的每一个状态x;
步骤1-3、针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状态x确定会导致状态改变的迁移事件的集合E(x);
步骤1-4、针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状态x和该状态对应的每个迁移事件e,确定迁移事件e发生后所迁移至的状态xto=f(x,e);以及
步骤1-5、由失效传感器确定无法被监测的迁移事件的集合Eer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安全监控系统的生产过程动态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步骤3中,针对集合Ω中的状态集合X进行状态融合,其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将状态集合X从集合Ω中移出;
步骤3-2、融合过程采用的融合函数为表示当系统处于状态X时,由于Eerr集合中事件的发生,导致系统迁移至的所有可能状态的集合;利用UR(X)得到的状态集合对X进行替换;
步骤3-3、重复上述步骤3-2,直到X==UR(X)为止,即没有新的状态融合进来,融合状态已扩充到最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安全监控系统的生产过程动态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步骤4中,针对融合后的状态集合X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事件扩充的判断过程如下:
步骤4-1、判断状态集合X中是否包含灾难性状态,如果包含,则不需要进行事件扩充;否则,执行步骤4-2;
步骤4-2、判断状态集合X是否已经进行过事件扩充,即判断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不需要进行事件扩充;否则,需要进行事件扩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安全监控系统的生产过程动态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步骤5中,针对融合后的状态集合X进行事件扩充,其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事件扩充过程采用的事件扩充函数为E(X)=∪x∈XE(x),取的是X中每个状态的迁移事件集合的并集;
步骤5-2、获取状态集合X针对每个E(X)中事件发生后所迁移至的状态集合,并将这些状态集合放入集合Ω中,所采用的获取函数为Xto=f(X,e)=∪x∈Xf(x,e),其中e∈E(X);以及
步骤5-3、将状态集合X放入已融合状态集合Θ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信息控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方信息控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74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