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度均衡的三维片上网络核映射方法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17562.1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4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葛芬;吴建明;朱占奎;黎建华;于爽;奉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N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艾中兰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均衡 三维 网络 映射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片上网络系统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均衡的三维片上网络核映射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单一芯片上可集成数十甚至上百个IP核模块已成为事实。受制于传统的总线结构,芯片设计将面临通信延迟、存储带宽、功耗极限等性能提升的瓶颈问题。片上网络(Network on Chip,NoC)采用基于数据包的传输方式,为模块之间的互连提供高效、可靠、灵活的通信架构,成为解决系统芯片设计中全局互连与通信问题的有效方案。随着IP核数目的不断增多,传统的二维结构由于布局条件的限制,难以保证关键部件相邻以缩短关键路径长度,从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缩短物理连线,减小信号延时的问题。随着三维IC技术的兴起,使得NoC从二维向三维扩展成为可能。三维NoC将IP核分布在不同的物理层,各层在垂直方向堆叠,层间通过高速且高密度的硅通孔相连。
在NoC设计中,确定每个IP核在NoC体系结构中的位置,即NoC映射,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其结果会影响整个系统芯片的通信延时、功耗等性能。而在三维NoC中,有更多的节点和任务集成,该影响更为明显,特别是对温度分布的影响。目前,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各种面向二维NoC系统寻找优化映射结果的算法。借鉴二维NoC映射算法研究思路,近年亦有研究者开始关注三维NoC映射问题,但是优化目标仍然集中在通信延时、功耗这些性能指标,或者以最小化系统功耗来表征最小化系统峰值温度,还没有针对三维NoC系统中各层温度均衡优化的映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芯片峰值温度,去除芯片热点,实现三维NoC系统各层温度均衡优化的核映射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温度均衡的三维片上网络核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输入片上网络系统中各IP核的通信关系图以及片上网络体系结构图,以节点温度方差为优化模型,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映射方法,获得IP核在三维片上网络系统中的一种优化布局结果;
所述温度方差模型为取片上网络系统中前m个节点的温度与所有节点平均温度的差值平均数,适应度函数由下式表述:
其中,Thi为在三维片上网络系统中各节点温度按从高到低排序后,第i位的节点温度;Thavg为三维片上网络系统中所有节点的平均温度;m值小于等于节点总数目;
2)由映射结果确定片上网络体系结构的源与目的节点通信对,将建立的通信关系输入至片上网络仿真器配置文件中,由Nirgam加载配置信息,进行片上网络系统建模与仿真,以获得各节点的功耗、网络通信延时、吞吐量信息;
3)将系统各节点功耗轨迹及映射的布局结果输入Hotspot温度模型,获得芯片各层的温度分布;
4)判断当前的映射布局结果是否满足优化目标和设计约束条件,若满足则输出映射结果,若不满足,则调整第一阶段采用适应度函数中的m值,回到第一阶段重新产生一种映射布局,再重复继续上述两个阶段,直到获得符合需求的最优映射布局结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核映射方法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1)用于输入与保存各IP核的通信关系图以及片上网络体系结构图的模块;
(2)用于将IP核映射至三维片上网络系统的模块;
(3)用于三维片上网络性能仿真和温度分析的模块;
(4)用于判断映射布局结果是否满足优化目标和设计约束条件的模块;
(5)用于根据映射布局判断结果调整适应度函数的模块;
(6)输出映射布局最终结果的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7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