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陀螺中整流误差的实时补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17652.0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9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陈杏藩;舒晓武;刘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陀螺 整流 误差 实时 补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陀螺中的信号处理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纤陀螺中整流误差的实时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光纤陀螺是一种新型角速率传感器,其本质上是一个赛格奈克干涉仪,根据赛格奈克效应,当光纤陀螺转动时,会引入一个与转动角速度成正比的相位差,通过检测这一相位差可以获得相应的角速率信息。实际的光纤陀螺为了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线性度,通常采用方波相位调制和闭环工作模式,使干涉仪工作在一个固定的偏置工作点上。当采用的方波相位调制信号如公式1所示时,相应的光纤陀螺输出信号如公式2所示。其中Δφb为调制相位;φb为调制相位的幅度;T为方波相位调制信号的周期,一般等于两倍的光纤陀螺中光纤环的渡越时间;I为光纤陀螺的干涉信号,I0为到达光纤陀螺探测器的光强信号;Δφr为旋转引起的赛格奈克非互易相移的大小;ΔφFB为反馈相位。
我们记残余相位Δφe=Δφr-ΔφFB,公式2可以写为:
光纤陀螺通过同步解调,即两个调制周期对应的电压信号相减,得到解调结果为:
demo=2I0sin(φb)sin(Δφe)(4)
光纤陀螺稳定工作时使Δφe≈0,使反馈相位ΔφFB≈Δφr,通过检测反馈相位获得角速率信息。
上述调制解调算法一般通过光纤陀螺中的中央处理器完成,中央处理器一般采用微型控制芯片,如DSP、FPGA、单片机等,通过加载特定的程序可以实现光纤陀螺所需的算法功能。
光纤陀螺在振动条件下,会对光纤环造成与振动同频的周期性应力,导致光纤的应力分布不均匀,根据光弹效应,会引起光纤折射率的变化,从而引入一个非互易相移,同时振动本身也会引入角运动,两者结合在光纤陀螺中会引入一个残余相位:
Δφe=φecos(ωvt+θv)(5)
其中ωv为和振动频率fv对应的角频率,φe为引入的非互易相位差的幅度,θv为随机相位。
同时振动还会对光纤陀螺中的光强产生影响,造成光强调制效应,这是由于对光源尾纤、光纤陀螺中光纤的弯曲损耗进行调制,以及振动对IOC、耦合器和光源等光学器件进行应力调制,从而造成光强的波动,又称为光强调制。这一效应可以表示为:
I0=Ia[1+αcos(ωvt)](6)
其中I0表示为进入探测器的干涉光强,Ia为平均光强,α为光强变化的幅度,ωv为和振动频率fv对应的角频率。由公式6可以看出,引入的光强调制效应造成了干涉信号光强的波动,以平均光强Ia为中心,进行以α为幅度的余弦规律变化,我们称α为光强调制项系数。
将公式5和公式6带入解调公式4,得到:
将式7进行贝塞尔函数展开得到:
公式8就为由于光强调制和残余相位共同导致的解调误差,其中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三项中的m>1的项中含有余弦项使均值为0,因此探测结果不存在直流误差。仅有第三项中m=1时会造成直流误差:
demoerr=2Iasinφb*α*cosθv*J1(φe)(9)
公式9为常数项,会造成探测误差,这一项又称之为整流误差(rectified error)。将其转换为光纤陀螺中的非互易相位差为以下公式10:
这在光纤陀螺的实际应用中会造成输出结果的漂移(drift),因此需要对整流误差进行补偿,使光纤陀螺输出正确的角速率探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76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