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维动静态加载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18402.9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8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宋中南;李云贵;孙建运;史鹏飞;李伟;李雨亭;赵永曦;刘慧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维 静态 加载 设备 | ||
1. 一种多维动静态加载设备,包括由顶横梁(17)、移动横梁(16)、框架立柱(15)、加载平台(14)、底座(18)组成的加载框架,加载平台安装在底座上,在底座上围绕加载平台外侧树立有多个框架立柱,框架立柱(15)顶部固定有顶横梁(17),在立柱之间安装有沿立柱竖直方向运动的移动横梁(1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作动器、电液伺服阀、传感器、蓄能器(5)、控制系统(30)组成的液压系统,所述加载平台由置于其底部和侧面的多组作动器驱动,所述传感器为力和位移传感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动静态加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器包括置于加载平台(14)底部驱动其进行z向运动的z向作动器(7),置于加载平台x向侧面的x向作动器(9)以及置于加载平台y向侧面的y向作动器(11),其中,z向作动器上设置有z向传感器(31),x向作动器上设置有x向传感器(32),y向作动器上设置有y向传感器(33)。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维动静态加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加载平台稳定运动的下压作动器(13),下压作动器上设置有下压传感器(34)。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动静态加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横梁(17)、框架立柱(15)、底座(18)被固定为一个整体框架,该整体框架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刚度均小于1/2000。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动静态加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平台(14)与底座(18)之间具有动压油膜,使得其间的摩擦系数不大于0.0025。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维动静态加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z向作动器(7)固定连接在加载平台(14)上并在z向随之运动;
所述x向作动器(9)对称布置在加载平台(14)x向两侧。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维动静态加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作动器(11)单向布置在加载平台(14)y向一侧,加载平台y向另一侧设置为用于试件装卸的窗口。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动静态加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z向作动器(7)、x向作动器(9)和y向作动器(11)执行静态加载。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动静态加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作动器(9)和y向作动器(11)执行动态加载。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维动静态加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z向作动器(7)数量为6支,每支最大载荷为22MN,最大行程250mm;所述x向作动器(9)数量为每侧各3支,每支最大静载荷为15MN,最大动载荷为1MN,最大行程为±500mm;所述y向作动器(11)数量为2支,每支最大静载荷为3MN,最大行程为±15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840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舵机弹性负载加载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行车车把转角灵活性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