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肝胃不和证型恶阻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18712.0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7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孙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瑞智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8;A61P1/08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不和 证型恶阻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肝胃不和证型恶阻的中药。
背景技术 恶阻是指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者,称为恶阻,也称为“子病”、“病儿”、“阻病”。恶阻的发生,主要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所导致,临床可分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气阴两虚等证型,本发明主要研究的是临床常见的肝胃不和证型恶阻。中医理论认为,素体肝旺,孕后阴血聚下以养胎,肝失血养,肝体不足而肝阳偏亢,且肝脉挟胃贯膈,肝火上逆犯胃,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恶闻油腻;肝胆互为表里,肝气上逆则肝火随之上升,肝热液泄,故呕吐酸水或苦水,烦渴口苦;肝热气逆,上扰空窍则头胀而晕,并有胸满胁痛,嗳气叹息,舌淡红、苔微黄、脉弦滑等症状。目前,西医治疗该病尚无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的特效药,此病的广大患者亟需一种能够标本兼治、无依懒性、无副作用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照“清肝和胃、降逆止呕”治疗原则,提供一种能治疗肝胃不和证型恶阻的中药,采用该中药不仅治愈速度快,愈后不再复发,而且无任何副作用,对身体健康还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肝胃不和证型恶阻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女贞12—15份,酸枣仁20—25份,石斛兰10—12份,土茯苓15—18份,荷叶20—25份,艾叶12—15份,淡豆豉15—20份,枳实15—20份,柿蒂25—30份。本发明的加工工艺为:将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饭后用开水溶化服用,有部分不溶物为正常现象,混匀后全部服下,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一袋,7天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忌烟酒、腥、冷、辣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学会合理减压,放松心情,尽量避免熬夜。
本发明所采用的女贞具有滋养肝肾的功效;采用的酸枣仁具有补中益肝的功效;采用的石斛兰具有益胃生津的功效;采用的土茯苓具有开散降泄、健脾胃的功效;采用的荷叶具有开胃消食、生发元气的功效;采用的艾叶具有理气血、温经、安胎的功效;采用淡豆豉具有健胃、助消化、宣郁除烦的功效;采用的枳实具有理气、消食的功效;采用的柿蒂具有降逆止呕的功效。本发明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对肝胃不和证型恶阻能够标本兼治,且对身体有良好的调理作用。多年来,通过对10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治愈率达到95%。
下面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基本情况分析,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患者人员结构及治愈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瑞智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瑞智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87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