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度集成化的新型法拉第反常色散原子滤光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18727.7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2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郭弘;张建玮;罗斌;尹龙飞;钟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10 | 分类号: | H01S3/10;G02B27/28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集成化 新型 法拉第 反常 色散 原子 滤光 结构 | ||
1.一种高度集成化的新型法拉第反常色散原子滤光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器为双层式结构,其上层包含电源模块(11)、液晶显示屏(12)以及电路模块(13),其下层为滤光器结构的主体部分,包含:第一永磁铁(1)、第二永磁铁(2)、第一偏振片(3)、第二偏振片(4)、碱金属原子蒸汽泡(5)、加热装置(6)、散热窗口(7及8)、感温器(9)、屏蔽罩(10)、第一步进电机(14)、第二步进电机(15)、第一通光孔(16)、第二通光孔(17)、气泡夹持模块(18)、高斯计探头(19);其中,
所述第一永磁铁(1)及第二永磁铁(2)为中心带孔的圆柱体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铁(1)及第二永磁铁(2)分别通过金属圆柱竖直固定在滤光器底座上的可滑动部件上,所述第一永磁铁(1)及第二永磁铁(2)的直径均设置为大于碱金属原子蒸汽泡(5)的直径;所述第一永磁铁(1)的中心孔部分设置为可以透光,且中心孔设置为与滤光器一端的第一通光孔(16);所述第二永磁铁(2)的中心孔部分设置为可以透光,且中心孔设置为与滤光器另一端的第二通光孔(17)重合;所述第一永磁铁(1)及第二永磁铁(2)在放置过程中,保持互相平行,且处于相同高度,用于在轴向提供一平行磁场;所述第一永磁铁(1)及第二永磁铁(2)均通过螺纹、螺孔来与各自对应的金属圆柱进行可拆卸地连接固定;
所述第一偏振片(3)、第二偏振片(4)分别放置在滤光器的两端,其大小相同,放置高度相同,所述第一偏振片(3)设置于第一永磁铁(1)的光路入射方向上,所述第二偏振片(4)设置于第二永磁铁(2)的光路出射方向上;所述第一偏振片(3)、第二偏振片(4)竖直放置,相互保持平行;
所述碱金属原子蒸汽泡(5)采用石英材料制作,通过气泡夹持模块(18)固定在滤光器中心,置于第一永磁铁(1)、第二永磁铁(2)之间,碱金属原子蒸汽泡(5)两端面分别与所在侧的第一永磁铁(1)或第二永磁铁(2)的距离设置为相同;所述碱金属原子蒸汽泡(5)水平放置,其中心轴线与第一永磁铁(1)及第二永磁铁(2)的中心轴线相重合;
所述加热装置(6),其为加热带,与电路模块(13)相连,在其中心部位处设置有散热窗口(7及8);该加热带设置于所述气泡夹持模块(18)与碱金属原子蒸汽泡(5)相接触的夹持面上;加热时,通过所述气泡夹持模块(18)固定碱金属原子蒸汽泡(5),电路模块(13)驱动气泡夹持模块(18)夹持面上加热带来对碱金属原子蒸汽泡(5)加热;所述加热装置(6)上的散热窗口(7及8)用于使多余热量从气泡中心处散出,防止在碱金属原子气泡(5)两平行端面出现凝结,从而影响系统透过率;
所述气泡夹持模块(18),其包括两根相同的支臂,分为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所述两根支臂上相同的位置处均设有通孔,通孔所处的位置位于支臂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处之间,以所述两根支臂各自的通孔作为连接点,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所述两根支臂交叉连接,形成一“剪刀状”的结构,且所述两根支臂可绕连接点相互转动;由此,将由连接点划分的支臂的较长的一端定义为操作人员手持端,将由连接点划分的支臂的较短的一端定义为汽泡夹持端,所述两根支臂的汽泡夹持端另通过弹簧连接,且汽泡夹持端上形成与碱金属原子气泡(5)相接触的夹持面,夹持面上设置加热带,由此通过弹簧的预紧力及操作人员的夹持力来固定碱金属原子气泡(5),并通过加热带加热汽泡;
所述感温器(9)为一微型热敏电阻,其与电路模块(13)相连,并设置为紧贴碱金属原子蒸汽泡(5)的汽泡壁,其由电路模块(13)进行供电驱动,用于检测汽泡温度;
所述屏蔽罩(10)为铜皮结构,紧贴在原子滤光器外壁,使用螺丝进行固定;其用于屏蔽外界环境对滤光器的磁干扰,同时也屏蔽滤光器磁场对外界的干扰;
所述电源模块(11),居于原子滤光器上层左侧位置,为大容量可充电的锂电池,其通过电线与电路模块(13)连接,用以给整个滤光器系统供电;
所述液晶显示控制屏(12),居于原子滤光器上层中心位置,其通过线路与电路模块(13)连接,用以实时显示磁场、温度大小,以及系统剩余电量,同时可设置调节磁场及温度大小;
所述电路模块(13),居于原子滤光器上层右侧位置,通过电线与电源模块(11)、液晶显控屏(12)、加热装置(6)、感温器(9)、第一步进电机(14)、第二步进电机(15)、高斯计探头(19)相连,用以调节温度和磁场;
所述第一步进电机(14)、第二步进电机(15),固定在原子滤光器底部两端,分别通过齿轮控制其所在端的永磁铁的移动;所述第一步进电机(14)、第二步进电机(15)由电路模块(13)进行驱动,用于调节两永磁体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磁场大小;
所述高斯计探头(19)放置在汽泡外壁,用以探测气室磁场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87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