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肥力甘蔗种植专用缓释复合肥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18873.X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2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忠家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3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肥力 甘蔗 种植 专用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专用复合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肥力甘蔗种植专用缓释复合肥。
背景技术
复合肥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角色,它较之传统有机肥的优点在于养分种类多、含量高,养分利用率高,且包装、贮存、施用方便,是未来化肥致力发展的方向。然而现有的复合肥多存在养分比例相对固定,不能满足不同土壤环境以及不同作物品种各生长阶段生长所需,最终导致肥效的无效流失,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增产增收效果,因此,很有必要从不同种类作物的需肥特点出发,制定不同作物专用肥料,并进行科学的配比,在不破坏土壤平衡的基础上,延长肥效持续时间,提高土壤活力,促进作物根部生长,增加根部对养分的吸收效率,避免肥效的无效释放,从而达到提高种植效益的目的,并实现可持续绿色种植,为消费者功效高质量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肥力的甘蔗种植专用缓释复合肥,以达到增产增收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肥力甘蔗种植专用缓释复合肥,其特征在于,该复合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麸皮15-18、黑腐酸6-8、腐植酸8-10、香菇菌棒10-12、茶树菇菌棒8-10、高粱秸秆12-15、风化煤3-5、红薯粉5-6、泥炭土25-30、纤维素醚6-8、淀粉醚4-5、四硼酸钠3-5、硅油1-2、牛磺酸0.1-0.2、谷氨酰胺2-4、黑矾1-3、吐温80 0.2-0.3、茭白壳6-8、焦亚硫酸钾10-12、海带废渣15-18、柠檬酸三钾12-15、助剂3-5;
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肉桂油1-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硫酸锰2-3、酪蛋白磷酸肽4-5、氯铂酸钾0.01-0.02、羧甲基淀粉钠6-8、碳酸氢钠2-3、α-硫辛酸1-2,制备方法为:先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10倍于其重量份的水混合,加热至55-65℃,搅拌至其完全溶解分散后,再加入肉桂油、硫酸锰、酪蛋白磷酸肽、氯铂酸钾,搅拌40-50min,最后加入其它剩余物料,继续搅拌1-2h,搅拌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
所述的一种高肥力甘蔗种植专用缓释复合肥,其生产步骤为:
(1)先将麸皮、茭白壳混合均匀后粉碎,过80目筛,得到的粉体经400-500℃高温碳化处理1-2h,得到的粉体投入8-10%的稀盐酸溶液中浸泡活化3-4h后,过滤,粉体洗涤至中性,干燥后备用;
(2)将香菇菌棒、茶树菇菌棒、高粱秸秆、海带废渣混合,与水按1:0.3的重量比混合稀释,并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进行发酵处理,在常温密闭条件下水解发酵25-30天,发酵结束后过滤,滤渣备用,滤液与步骤(1)所得的粉体及四硼酸钠、黑矾、谷氨酰胺、助剂混合,搅拌1-2h,制成浆料备用;
(3)将纤维素醚、淀粉醚、吐温80混合,加入2-3倍于其重量份的水,加热至50-60℃,并搅拌至物料完全溶解分散,随后再加入硅油,混合搅拌1-2h,制成缓释包膜剂;
(4)将步骤(2)所得的发酵物滤渣与浆料及其它剩余物料混合均匀后送入造粒机制粒,随后将制得的颗粒送入包膜机中,控制包膜机温度50-60℃,并在颗粒表面喷涂步骤(3)制备的缓释包膜剂,包膜剂用量为颗粒重量的6-8%,包膜后的颗粒经自然冷却干燥后即得成品。
本发明复合肥的优点在于:在制备工艺上,先利用日常生活中廉价易得的麸皮、茭白壳经过高温碳化、酸活化处理后,使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并将粉体与香菇菌棒、茶树菇菌棒、高粱秸秆、海带废渣等原料的发酵液以及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中微量元素和能促进作物根部吸收的助剂混合,实现一定的固肥效果,防止养分的无效流失;此外还利用掺有硅油的纤维素醚、淀粉醚水溶液制备了具有缓控释肥能力的包膜剂,有效了延长了肥效,改善了释肥量与作物需肥量不同步而造成的浪费现象;本发明复合肥施用简单,富含有机质和活性成分,肥力释放持久高效,且对土壤和作物无毒无害,种植的甘蔗高而壮,糖分含量高,种植效益增加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忠家,未经陈忠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88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