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空气电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19365.3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9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金启前;由毅;吴成明;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2/06 | 分类号: | H01M12/06;H01M8/04014;H01M8/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4 | 代理人: | 李爱华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电池 系统 | ||
1.一种铝空气电池系统(10),包括壳体(11)、电池结构(12)及通风系统(13),所述电池结构(12)及所述通风系统(13)收容于所述壳体(11)内,所述电池结构(12)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电池单体(121),所述壳体(11)上设有进风口(112a)和出风口(112b),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系统(13)包括导向风道(132)和通风风扇(133),所述导向风道(132)包括第一导向风道(132a)、第二导向风道(132b)及第三导向风道(132c),每相邻两个电池单体(121)之间形成第四导向风道(132d),所述第一导向风道(132a)连通在所述通风风扇(133)与所述第二导向风道(132b)之间,所述第二导向风道(132b)与所述第三导向风道(132c)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结构(12)的相对两侧,所述第四导向风道(132d)连通在所述第二导向风道(132b)与所述第三导向风道(132c)之间,所述通风风扇(133)与所述进风口(112a)连通,所述第三导向风道(132c)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112b)连通,所述第二导向风道(132b)的宽度沿所述电池单体(121)的排列方向由靠近所述第一导向风道(132a)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导向风道(132a)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三导向风道(132c)的宽度沿所述电池单体(121)的排列方向由远离所述出风口(112b)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出风口(112b)的一端逐渐增大,在所述通风风扇(133)的作用下,空气从所述进风口(112a)进入所述壳体(11)内并导向所述第一导向风道(132a),并经过所述第一导向风道(132a)后到达所述第二导向风道(132b),再经由所述第二导向风道(132b)分流并从所述电池结构(12)的一侧进入相邻电池单体(121)之间的各个第四导向风道(132d),随后从所述电池结构(12)的另一侧导出并进入所述第三导向风道(132c),最后经过所述第三导向风道(132c)汇流后从所述出风口(112b)排出至所述壳体(11)外,所述电池结构(12)还包括电解液储液槽(122),所述电解液储液槽(122)位于所述各电池单体(121)的底部,所述电解液储液槽(122)包括上储液槽(122a)与下储液槽(122b),所述上储液槽(122a)与所述下储液槽(122b)相互连通,且通过循环泵(123)实现电解液的循环,所述上储液槽(122a)与所述各电池单体(121)的底部连通,所述电池结构(12)工作时,所述循环泵(123)开启,电解液在所述循环泵(123)作用下抽离所述下储液槽(122b),并在所述各电池单体(121)与所述上储液槽(122a)之间循环;所述电池结构(12)停止工作时,所述循环泵(123)关闭,电解液由于重力回落到所述下储液槽(122b)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空气电池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包括上壳体(111)与下壳体(112),所述上壳体(111)与所述下壳体(112)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壳体(112)呈一箱型结构并在内部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电池结构(12)与所述通风系统(13)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上壳体(111)呈一平面板状结构并覆盖在所述下壳体(112)上以密闭所述下壳体(112)的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空气电池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12a)与所述出风口(112b)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两个相对的侧板上,所述进风口(112a)居中地设置在侧板的中心位置上,所述出风口(112b)设置在侧板的侧边缘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空气电池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12b)沿着所述电池结构(12)的高度方向上延伸呈长条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空气电池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风道(132b)和所述第三导向风道(132c)沿着所述电池结构(12)的高度方向设置成扁平状结构,且所述第二导向风道(132b)和所述第三导向风道(132c)在靠向所述电池结构(12)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开口(1321),所述多个开口(1321)沿着所述电池结构(12)的高度方向延伸成长条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93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