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制毛豆品质评价模型及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19483.4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5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宋江峰;刘春泉;姜晓青;李大婧;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嘉安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豆 品质 评价 模型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蔬加工与品质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理化指标统计分析的干制毛豆品质评价模型及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毛豆(edamame)不仅营养丰富均衡,而且食味温润、清甜,利用干燥技术将毛豆脱水加工成具有独特风味的休闲食品更是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主要从外观、食味等方面评判干制毛豆的品质。胡庆国等(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6,77:977-982)以色泽、复水比、松脆性和咀嚼性作为干制毛豆的品质评价指标。Simonne等(Innovative Food Science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2000,1:289-296)以冻干毛豆籽粒的色泽、豆香、脆度、硬度及整体接受程度为指标,评判其是否适合作为休闲食品。由于感官评定是依靠人的感觉器官鉴别果蔬制品综合品质的好坏,以个人的主观评价为基础,用语言报告评定结果,受评审人员的主观影响较大,因此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品质评价方法对干制毛豆的质量区分具有实际意义。
利用理化指标取代感官评价的研究并不鲜见,但由于反映果蔬制品品质的评价指标众多,使得各项品质指标测定起来比较繁琐,工作量较大,且不同指标间有一定相关性和相对独立性,指标评价较复杂且主次难分,因此采用多元统计的分析方法对其品质评价指标进一步筛选和优化,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是一种较常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PCA的主旨思想是降维,既能够用少量的综合指标代替原指标所包含的全部信息,同时可以客观地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避免主观随意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果蔬、发酵食品等质量评价领域。
针对农产品品质评价模型的研究成果,国内已有相关的专利报道,如黄卉等(申请号:201210138369.X)发明了基于肌肉中蛋白与酶类的罗非鱼片品质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主要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获得各品质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建立主观、客观评价标准之间的联系,再根据权重值建立品质评价模型。张京芳等(申请号:201310095682.4)发明了一种酿酒葡萄的加工品质评价方法,其以酿酒红葡萄原料的理化指标构建酿酒葡萄的加工品质评价模型。王艳辉等(申请号:201210138369.X)发明了红色果酒的口感品质评价主成分分析模型,但尚未见干制豆类的品质评价模型构建方法报道;由于不同原料及其制品理化组成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的加工工艺对其品质影响的程度不一,在多品质指标筛选过程中面临巨大的挑战,而有关干制豆类品质筛选的研究报道很少。合理的筛选核心评价指标,构建干制豆类品质评价模型,是需要认真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针对干制毛豆品质评价缺少客观、准确、全面的评价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理化品质指标的干制毛豆品质评价模型及构建方法,该方法标准化程度较高,准确、客观,在实际操作中简便易行。
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干制毛豆品质评价模型及构建方法包括:
1)根据引起干制毛豆品质变化的因素,确定主要理化品质评价指标;
2)采用主成分与相关性分析法筛选干制毛豆的a*、硬度、脆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和产出率作为品质核心指标;
3)采用主成分归一化法确定核心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1.12、0.64、-0.76、-0.87、0.52、0.35;
所述的一种干制毛豆品质评价模型为:品质得分(Z)=1.12×a*+0.64×硬度-0.76×脆度-0.8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0.52×Vc含量+0.35×产出率。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一种干制毛豆品质评价模型监控和预测干制毛豆产品的质量,分析方法简单,标准化程度高,通过模型验证证实其客观、准确、定量地反映了干制毛豆产品的质量,在生产实践中简便易行。
2.运用干制毛豆的理化指标进行评价,避免了因感官评价中的个体差异及嗜好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偏差,更能客观地反映产品的品质,为干制毛豆品质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嘉安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嘉安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94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页文字的加密显示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侧面设有透明窗的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