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阿胶原料药材驴皮的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20427.2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0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嵇传良;周祥山;秦玉峰;尤金花;徐云鹏;周建飞;廖学品;石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5/36 | 分类号: | A61K3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522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阿胶 原料 药材 预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阿胶原料药材驴皮的预处理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包括:1b)水洗;1c)去肉;1)绷板干燥;2)挂晾干燥。本发明采用挂晾干燥和绷板干燥相结合的工艺取代了传统的晒干步骤,并通过多次的实验研究,将挂晾干燥和绷板干燥处理的驴皮的含水量设定在最适当的范围内,整个干燥效率高,节能,同时干燥效果好,卫生,有利于驴皮的长期保存;另外,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降温水洗和机械去肉两个工序,减少了污染源,有利于驴皮的长期保存,同时有利于提高阿胶品质。本发明的方法干燥总时间短,干燥均匀性好,能耗低;皮张干净,细菌不容易繁殖;皮张油脂含量低,有利于阿胶品质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阿胶原料药材的预处理方法,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利用绷板干燥和挂晾干燥相结合的驴皮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阿胶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的名贵中药,其主要原料是驴皮,驴皮的质量是影响阿胶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制作阿胶的驴皮主要来源于屠宰马科动物驴后从动物体剥下的皮张,由于养殖、屠宰、运输等原因,鲜驴皮从动物体剥下后至进入加工阿胶的处理过程一般会间隔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如果不将鲜驴皮进行任何处理进行保存,由于组成鲜驴皮的蛋白质种类很多,还含有大量的非蛋白质组分,如水分、脂肪和类脂物、矿物质以及碳水化合物等,则驴皮很容易出现腐败,变质的现象。
目前,驴皮保存前一般采用盐腌法或干燥法进行预处理。干燥法一般指自然晾晒干燥,将皮张平铺在地面进行晾晒干燥,每天早上铺开,晚上收回,中间定期进行翻面,每天重复操作直至皮张完全干透为止。该法干燥时间长,具体时间取决于当地的气候,生产效率低下,而且晾晒场地需要整洁宽敞,空气流通;反复晾晒的过程,人工投入大,工人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皮张平铺在地面上,为单面干燥,干燥效率低且不卫生。此外,皮张在干燥过程中会产生自然收缩、粘结,易造成局部干燥不透等现象,晒干的皮料还不易回软,另外,采用干燥法保存驴皮,容易出现以下几种劣质驴皮:
(1)油烧板。驴皮鲜皮遇到太阳暴晒急热后,皮板中脂肪溶化二渗入皮纤维中间,油脂在日光、空气、酶及其他微生物作用下发生酸败、发热,致使皮纤维变性、胶化。外观表现为板面发黑,挂有一层油垢。油烧板没有熬胶价值。
(2)虫蛀皮。晾晒的过程中,苍蝇等昆虫在皮张上下卵,繁殖等。蛀虫及皮蠹(黑皮蠹和白皮蠹)对皮板的侵蚀,使驴皮制得的阿胶品质下降。
(3)霉烂皮。驴皮晾晒不及时或晾晒过程中遇水,皮板中蛋白质在霉菌等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逐渐分解,致使皮纤维发生霉烂。该种驴皮板出胶率低,且阿胶品质下降。
盐腌法是将皮张用食盐进行腌制,皮张的质量有保证,但向皮张中引入了其他的杂质,在制胶过程中必须去除干净,否则会影响阿胶的质量和口感。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作阿胶原料的驴皮的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作阿胶原材料的驴皮的预处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1)绷板干燥:将驴皮固定在绷板干燥机上,采用40℃~55℃温度烘2h~10h,烘至皮张中水分含量为35%~50%,取下皮张;
2)挂晾干燥:将驴皮固定在挂晾机上,挂晾干燥,温度不超过55℃,直至皮张中水分含量为16%~24%,取下皮张。
然后将干燥的皮张堆垛,转移驴皮至仓库,垛高为1.2m~1.5m。
3)另外,步骤1)之前,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1b)水洗:将鲜驴皮用水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未经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0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