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SE菌株及其在甘蔗生产上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0964.7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1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谢玲;覃丽萍;张雯龙;秦碧霞;蓝桃菊;谭芳;李松;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P21/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30007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se 菌株 及其 甘蔗 生产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能促进作物生长的一种DSE菌株24L-4及其在甘蔗生产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对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产生的危害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重视。减少化肥施用和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是当前农业生产中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利用自然界中植物共生微生物促进农作物生长,正在成为农业环境保护、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直以来我国甘蔗成本高,缺乏国际竞争力。在甘蔗种植的农资投入中,化肥所占的比重最大,对甘蔗产量的影响也最为显著。此外,我国甘蔗主产区蔗地90%以上为旱坡地,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化肥利用率低。因此,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共生微生物的促生潜力,提高我国甘蔗的生产能力,保护和改善蔗地的生态环境,对促进我国甘蔗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学者开展了关于固氮菌、丛枝菌根能促进甘蔗生长的报道。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DSE)是植物共生真菌的典型代表之一,刘茂军等(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研究进展[J].菌物学报,2009,28(6):888-894)及Jumpponen A and Trappe(Dark-septate root endophytes:a review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facultative biotrophic symbiosis[J].New Phytol,1998.140:295-310)研究表示,它们能够定居在植物根部但对宿主无致病性,菌丝深色有分隔,能够在根部形成“微菌核”等结构特征。Mandyam and Jumpponen A(2005.Seeking the elusive function of the root-colonising dark septate endophytic fungi[J].Studies in Mycology,53:173-189.)、张玉洁(2010.植物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的研究进展[J].文山学院学报,23(1):145-150.)、刘茂军等研究表明DSE与宿主互惠共生,赋予植物优良生长性状,能提高宿主抗病虫能力及在胁迫环境中的抗逆性,还能促进玉米(张杰,2010.云南两个重金属矿区(暮乃、个旧)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的研究[D])等作物生长。因此,通过筛选获得能促进甘蔗生长的DSE菌株,建立“甘蔗-DSE”高效共生体系,可用于微生物菌肥的开发,对于甘蔗种植是具有广阔前景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DSE菌株及其在甘蔗生产上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DSE菌株为Devriesia sp.,该菌株已于2014年4月28日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其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9098。
该菌株从茶花叶部组织分离获得,通过观察其在宿主植物的定殖特征确定其为DSE菌株,菌株命名为24L-4。经菌株形态学和18S 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鉴定为德弗霉菌属Devriesiasp.真菌。
其中,所述DSE菌株24L-4的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取茶花叶片,清洗和表面消毒后吸干表面水分后置于玉米粉培养基培养至菌落长出;
步骤B:将叶片组织置于平板上,于生化培养箱中培养,直至叶片组织周围长出菌丝体,挑取菌丝尖端置于CMMY培养基,得到纯化菌株。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玉米粉培养基包括:玉米粉6-10g/L,琼脂粉7-8g/L。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CMMY培养基包括:麦芽提取物8-12g/L,酵母浸膏1.5-3g/L,玉米粉琼脂7-9g/L,琼脂7-9g/L。
所述DSE菌株在甘蔗组培苗生长上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供试菌株活化后接种于燕麦培养基中,待菌落长大后备用;
步骤B′:选择长势一致的无菌甘蔗组培苗移栽至培养皿平板的菌落上,置于培养瓶中培养,将根部培养基洗净后干燥后称量干重。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燕麦培养基包括:燕麦粉8-12g/L,琼脂15-18g/L,MgSO4·7H2O1-2g/L,KH2PO41-2g/L,NaNO31-2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09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