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解决硬土层与软土层沉降速度差异的路面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3135.4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7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宋妍曈;陈赞;冷一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鼎泰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51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土层 沉降 速度 差异 路面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修复方法,能够对桥头台背处进行修复,消除桥头跳车现象。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与铁路里程的不断增加,桥梁、涵洞等公路构造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很多这类构造的台背回填处普遍存在“桥头跳车”现象,所谓“桥头跳车”是指桥梁、涵洞等构造本身及台背由于行车载荷和自重的作用而继续沉降,构造沉降与台背沉降不一致而产生的不均匀沉降,致使台背与构造连接处的路面出现台阶,高速行驶的车辆通过台背回填处产生颠簸跳跃的现象。
出现上述现象的立要原因在于,一般桥面要高于路面并通过桥墩与路基(硬土层)相连,因此具有高度差的桥面与路面之间由搭板来连接,为了支撑该搭板需要在搭板下方的原有路基上堆设压实的人工土层(软土层),该人工土层为后期形成因此相较原路基(硬土层)更松软,桥梁在后期运营过程中由于自然沉降作用,其桥面及路面的高度都会下降,然而上述软土层的沉降过程比硬土层更快,因此桥面与搭板之间出现高度差引起桥头跳车现象;同时软土层与搭板之间会形成脱空并使桥面与搭板之间错位,从而加剧了桥头跳车现象。
中国专利号为CN102051861的文献提出了利用高聚物材料注射入搭板底部的脱空内来消除脱空、提升已沉陷的搭板来消除桥头跳车现象,然而该方法未能对引起桥头跳车现象的不同土层的沉降速度差异采取措施,因此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桥头跳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路面修复方法,能够解决硬土层与软土层沉降速度差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面修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利用探测雷达或超声波检测装置检测受损桥梁的搭板中脱空位置,在搭板的表面标记出脱空的位置并测出该脱空及硬土层的深度;
b.在搭板表面标出注浆孔一的位置并钻孔,注浆孔一深达硬土层,注浆孔一以阵列方式布置,使脱空落入阵列范围内;
c.在软土层的侧面标出注浆孔二的位置并钻孔,各注浆孔二贯通该软土层并与注浆孔一相交,在各注浆孔二两端设置用于排气的单向阀;
d.对注浆孔一进行注浆并利用三维探测雷达即时检测脱空及各注浆孔一、注浆孔二内部的浆料填充情况,当浆料充满该脱空及各注浆孔一、注浆孔二时停止注浆;
e.注浆结束10分钟后,取下单向阀并对各注浆孔一 、注浆孔二进行封孔。
所述注浆孔一与注浆孔二的直径为3-15cm,相邻注浆孔一的中心间距为8-25cm。
所述注浆孔二水平贯通该软土层且垂直于搭板中线,各注浆孔一分别与脱空下方的多个注浆孔二相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修复浆料,该浆料用于上述一种路面修复方法的注浆过程。
该浆料是高强度发泡型树脂。
该浆料的自由膨胀比达20:1,在注入3分钟后即可填充脱空,注入10分钟后达到最终强度。
该浆料的出机粘度为100±45mPa·s,其最终强度满足压缩强度≥20MPa,弯曲强度≥15MPa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的一种路面修复方法,通过探测雷达检测与钻孔、注浆相结合,不仅填补了搭板下方的脱空并抬升搭板使桥头平顺,还通过相交的注浆孔一及注浆孔二使固化后的浆料体形成网状结构,将搭板、软土层及硬土层连接成一体,从而使软土层与硬土层的沉降速度保持一致,搭板的沉降速度将与硬土层保持一致,防止软土层与搭板间形成脱空,从而避免桥面与搭板因各自沉降速度差异而引起的桥头跳车现象;
2)脱空部位注入的浆料固化后形成一个浆料层,该浆料层上方连接搭板、下方通过浆料立柱与硬土层连接,注浆孔一及浆料立柱直径为5-10cm,能够将搭板上的部分载荷通过浆料立柱直接传递至硬土层,从而减少软土层受压后的沉降量;注浆孔二及浆料横梁直径为5-10cm,能够使部分经软土层传导的搭板载荷经浆料横梁传导至浆料立柱,再经浆料立柱传导至硬土层,从而减少经软土层传导的载荷,进一步减少软土层的沉降量;相邻注浆孔一的中心间距为10-20cm,既可以使浆料立柱排列紧密又利于对注浆孔一进行钻孔;
3)注浆孔二水平贯通该软土层且垂直于搭板中线,便于钻孔及注浆过程中浆料的流动与填充,在脱空下方的软土层内设置多个与注浆孔一相交的注浆孔二,能够加大软土层与硬土层、搭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也有利于将更多经软土层传导的载荷通过浆料横梁、浆料立柱直接传导至硬土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鼎泰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鼎泰工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31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