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来源连翘的化合物,其制法及在防治帕金森病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23754.3 申请日: 2014-05-26
公开(公告)号: CN105273017B 公开(公告)日: 2019-01-01
发明(设计)人: 陈乃宏;张培成;宋修云;张凡;张挽青;杨桠楠;冯子明;姜建双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H17/07 分类号: C07H17/07;C07H17/04;C07H1/08;A61K31/7048;A61P25/16
代理公司: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代理人: 滕一斌
地址: 100050***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类 来源 连翘 化合物 制法 防治 帕金森病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类连翘中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类化合物在防治帕金森病中的应用。经药理学试验证明,该类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改善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反应,降低炎症因子的释放,具有良好的抗帕金森病作用,有效剂量可达0.1μmol/L。可以用于制备成防治帕金森病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从中药连翘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及其在防治帕金森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最常见的以运动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1%,我国大约有170万帕金森病患者。该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上升,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发病人数还将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PD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常用的左旋多巴替代疗法仅能够维持5年左右,随着疾病的进展,左旋多巴的药效逐渐减弱,并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因此探寻新的有效治疗方案迫在眉睫。

目前对于P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已有大量研究发现,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抑制剂鱼藤酮的摄入,可导致选择性的黑质纹状体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胞浆内突触核蛋白免疫阳性包涵体的出现,即产生明显的PD病理症状。另外,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神经炎症、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也与帕金森病密切相关。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主要吞噬细胞,是神经炎症的主要参与者。在健康的脑中,静息状态的小胶质细胞发挥正常吞噬功能;当小胶质细胞被中度激活时,它能清除过多的神经毒素、死亡细胞及细胞碎片,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稳态;当小胶质细胞被持续激活时,它可与MCP-1等化学因子结合,继而与神经元结合,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变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鉴于此,许多学者认为:抑制鱼藤酮神经毒性以及调控小胶质细胞减轻神经元的损伤,均为抗PD新药研发的可行性方向。

PD的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化、凋亡,为此恢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就成为PD治疗的关键。中药以其毒副作用小、疗效持久、整体调节和协同效果好等优势,已成为近年来防治PD新药的研究热点。尽管这些中药的疗效评估、机制探讨仍基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临床研究尚未提供确定性的结论,但大量的数据已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遴选抗PD新药夯实了基础。

连翘(Fructus Forsythiae),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的干燥果实,中医临床常配伍用于治疗急性风热感冒、痈肿疮毒、淋巴结结核、尿路感染等症,现代药理学发现连翘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保护心血管的药效作用。连翘中化学成分复杂,主要为苯乙醇苷类,萜类,木脂素类,黄酮类,生物碱类,酚酸类以及其它类化合物。

申请者研究发现,从连翘中分离得到了一类结构新颖的化合物——forsythoneoside A~D,化学结构如下,经药理学实验证明该类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改善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反应,降低炎症因子的释放,具有良好的防治帕金森病作用,有效剂量可达0.1μmol/L。目前,尚未见有将中药连翘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报道,也未见具有PC12细胞保护作用的连翘化合物单体的制备方法专利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防治帕金森病药物。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类来源于连翘的新化合物;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这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含有这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这类化合物在防治帕金森病药物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37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