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出铁用撇渣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4322.4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5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唐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水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21B7/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4101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出铁 用撇渣器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炉用耐火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炉出铁用撇渣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撇渣器又称砂口,是促进高炉出铁过程中高温液态炉渣(1400 - 1500 ℃)、铁水(1400 - 1600℃)有效分离的装置。撇渣器上接高炉主铁沟,下接支铁沟,旁路连接渣沟,在出铁场上处于核心节点位置,也是保证渣铁有效分离的唯一节点,对高炉出铁过程的稳定、顺行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高炉的正常生产秩序,继而影响到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撇渣器被悬挂在液态炉渣和铁水的主铁沟中,主铁沟内的炉渣和铁水因其密度不同(熔渣的密度3.0 t/m3,铁水的密度7.0 t/m3),自然分层。炉渣因密度小浮在铁水的上面,被撇渣器挡住后转而流向渣沟;铁水因其密度大沉在下面,并通过撇渣器与主铁沟之间的间隙流向铁沟。从而达到高温液态的渣、铁分离的目的。
由于撇渣器直接与高温渣铁接触,撇渣器服役环境十分恶劣,撇渣器在服役过程中,主要经受以下几种因素的持续破坏:(1) 高温铁水的机械冲刷;(2)高温条件下的炉渣化学侵蚀;(3 )高炉间歇出铁、出渣时引发的热震侵蚀。三种因素交替作用,相互加强,大大降低了撇渣器的服役寿命。传统的撇渣器每10-15天就需补料一次,使用寿命只有1-2个月。其修补频繁,且修补劳动强度大,操作环境恶劣;另外,常常影响准点出铁,导致减风减产,焦比升高,降低了劳动生产率。以上撇渣器的不足,直接影响准点出铁,延长了铁水存炉时间,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并增加了吨铁成本。因此,亟需开发出一种具有良好的抗冲刷、抗渣侵蚀、使用寿命长的高性能撇渣器。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ZL200610053908.4,授权公告日为:2008年7月28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撇渣器,该发明制出的撇渣器虽然具有良好的抗冲刷、抗氧化和抗侵蚀的性能,提高了撇渣器的使用寿命,但是,由于水泥的凝固时间只有2-3 小时,该材料不能够以泥料长期存放,极易变质;该申请案对均采用商用原料配制而成,对钢铁企业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充分,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另外,中国专利号:ZL 201210187866.9,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12月11日,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高炉用再生砂口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粒度≤ 0.088 mm 的废弃硅铝质料15-20%,粒度为1-3 mm 的石英砂20-30%,粒度≤ 0.088 mm 的石英砂10-20%,粒度≤ 0.074 mm 的粘土粉8-15%,粒度≤ 1.0 mm 的沥青3-10%,粒度≤ 2.0 mm 的焦粉7-15%,粒度≤ 0.088 mm 的废弃铁沟料细粉10-20%,九水偏硅酸钠:0.1 - 3%。该申请案虽然使废弃的铝硅料的高铝砖等及铁沟料得到综合利用,但是撇渣器的使用寿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撇渣器使用寿命短,修补更换频率大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炉出铁用撇渣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撇渣器大大提高了撇渣器的使用寿命,且制造简易方便,保证了高炉的正常生产秩序。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高炉出铁用撇渣器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制备耐火骨料;
步骤二:制备结合剂;
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备得到的结合剂加入到步骤一中的搅拌机内,其中耐火骨料和结合剂的质量比为100:7-9;
步骤四:将步骤三制成的撇渣器原料浇筑到模具中,再进行烧制即得撇渣器。
更进一步的,其具体的制备参数和方法如下:
步骤一:制备耐火骨料
(1)按质量份数称取高铝砖12-18份,石英砂15-20份,莫来石10-15份,铬铁矿10-15份,膨润土10-12份,高岭土9-12份,焦炭3-6份和粉煤灰2-4份,其中,废高铝砖和莫来石的粒径为1.5-3.5 mm,并将上述组分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并在搅拌机中混合14-16 min,搅拌机转速为180-220 r/min,混合均匀后得混合物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水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水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43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西沙必利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微耕机手把座与机架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