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自动收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4414.2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0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沈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群华 |
主分类号: | B65H75/42 | 分类号: | B65H75/42;B65H75/44;B65H54/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54 江苏省苏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技术领域及机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线缆自动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线缆作为国民经济中继汽车行业后的第二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线缆被除各行各业所使用。线缆在室外使用时 通常需要多人进行收放,放缆时常常是采用汽车、拖拉机等设备进行拖拽,由于拖拽过程中具有较大的拉伸及冲击力,因此,常常会损坏线缆;另外,收缆时通常采用人工绕缆的方式,相当费时,而且线缆排列凌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揭示一种线缆自动收放装置,该装置通常放置在汽车或拖拉机类车辆上,收放缆的速度与车辆的速度完全同步,收放缆过程中,线缆承受极小的拉伸及冲击力,收放缆速度可控,可大大地提高效率及节省人工,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线缆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后壳体1、前左壳体21、前右壳体、线缆盘绕装置、线缆排线装置、电源、控制器、显示装置;线缆盘绕装置包含有位于前左壳体21内部的线缆盘绕电机、与线缆盘绕电机机轴相连接且伸出于前左壳体右侧面的盘绕传动部件23、伸出于前右壳体左侧面的盘具夹紧部件24、盘具左边缘指示部件25、盘具右边缘指示部件26;线缆排线装置包含有安装在固定杆34上且可在固定杆34上左右移动的排线电机、上排线传动杆31、下排线传动杆32、固定在固定杆左侧的左限位装置35、固定在固定杆右侧的右限位装置36,前左壳体右侧面前端具有左凹槽38,前右壳体前端与左凹槽对应处具有贯通前右壳体的右凹槽,下排线传动杆32及上排线传动杆31放置在左凹槽及右凹槽之间,上排线传动杆31位于下排线传动杆32上方,排线电机的机轴上安装有过线板38,过线板38上具有贯通的过线孔37;电源、控制器、显示装置位于后壳体内部,显示装置的显示及操作面板5在后壳体的上表面;前左壳体21能在后壳体前端面的滑行槽22中移动;盘具左边缘指示部件25位于盘绕传动部件23的正上方,盘具右边缘指示部件26位于盘具夹紧部件24的正上方;通过显示及操作面板5上的操作设定收线的节距、线缆的直径、线缆的收线总长度预估值或放线总长度值,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前左壳体21的移动以夹紧或放松盘具以及发送信号控制线缆盘绕电机的转动及排线电机的移动。
上述所述线缆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蓄电池或蓄电池组。
上述所述线缆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外接交流电,后壳体上具有交流电输入口41。
上述所述线缆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1、前左壳体21、前右壳体下方安装有滚轮8。
一种自动收放线车辆,其特征在于车辆内具有上述所述的线缆自动收放装置,线缆自动收放装置的后壳体内安装有转速信号接收装置,转速信号接收装置接收的信号是送入控制器的,车辆的至少一个车轮上或车轮轴上安装有速度检测装置及速度信号发送装置。
一种自动收放线车辆,其特征在于车辆内具有上述所述的线缆自动收放装置,线缆自动收放装置的后壳体内安装有转速信号接收装置,转速信号接收装置接收的信号是送入控制器的,转速信号接收装置直接从车辆转速表获取转速信号。
一种自动收放线车辆,其特征在于车辆内具有上述所述的线缆自动收放装置,线缆自动收放装置的后壳体内安装有转速信号接收装置,转速信号接收装置接收的信号是送入控制器的,转速信号接收装置直接从车辆上安装的GPS导航仪获取转速信号。
上述所述的线缆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来源于车辆中的蓄电池或蓄电池组或车辆发电机发出的电。
本发明中,通过线缆盘绕电机的正反转来实现线缆的收与放;通过排线电机的正反转来实现线缆的正、反向收排线。
本发明中通过主动方式收放线缆,对于线缆布放及收线时不会造成拉力过大或冲击力过大的伤害,且收放线速度可以精确控制,可以车辆速度完全同步;因此,具有收放线速度快,效率高,且速度可调节;放线速度均匀;可节省收放缆人工成本等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实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局部解剖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实例2装上线缆盘具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实例3装上线缆盘具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实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群华,未经沈群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44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