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逃生气囊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24707.0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6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肖晟;王临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雅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00 | 分类号: | A62B1/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逃生 气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高处跳下时用的逃生气囊,属于高空逃生技术。
背景技术
当人们在较高的位置身处险境需要逃生时,例如高楼,往往只能冒险向下逃,或向上逃到更高的位置等待救援。另外,还能够通过云梯、绳索甚至直升飞机实现逃生。通过直升飞机逃生通常都不太现实,一是救援成本过高,二是受救援环境许可限制,并且每次能够救援的人数较少。如果采用云梯的方式救援,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云梯的高度有限,现有的楼房往往超过百米,云梯的高度升不到较高的楼层,二是云梯的通行能力有限,救援速度较慢,三还会受到架设进出场地的限制,四是反应速度较慢,不能及时到达现场。最简单实用的是用绳索来逃生,但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绳索固定困难,二是攀爬的过程难度较大,通常人们都没有受过类似的攀爬的专业训练,容易失手摔下,三是火灾的火苗蹿出楼外时,还可能烧断绳索或烧伤逃生人员。
所以,很多时候人们虽然受困,只能选择被动地等待救援。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当人被困在高处时能够主动逃生的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当人被困在高处时能够主动逃生的工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逃生气囊,主要由中空的球形气囊1和充气设备2组成,所述的气囊1包括外壳11和内壳12,外壳和内壳为同心圆球,在外壳和内壳的相同位置上设有开口,位于开口的外壳和内壳两侧之间的剖面通过密封片连接密封,使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充气空间;在外壳的开口上设有外拉链13,在内壳的开口上设有内拉链14,外拉链和内拉链选用具有双面拉手的拉链,使气囊从外部和内部都能够拉开或锁紧;在充气空间内设有均匀分布的多条分隔片15,分隔片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气囊的两极,另外两条弧形边缘分别与外壳或内壳相连,将充气空间分割成大小相同的多个区域,分隔片上设有通气孔,使区域之间相连通;充气设备2安置在充气空间内,充气设备的控制开关穿过内壳壁设在内壳内。
所述的充气设备2选用爆炸式充气罐,爆炸式充气罐安置在某个区域内;爆炸式充气罐内充填制氮剂或制氦剂。
在气囊上设有穿过充气空间的吸气管16,吸气管的一端开口设在外壳外表面,另一端开口位于内壳内。
吸气管位于内壳内的部分长度大于30cm。
在气囊上还设有排气管17,排气管的一端开口设在外壳表面,另一端开口位于内壳内壁。
所述的开口的长度小于圆周的一半。
在内壳内壁设有拉手18。
在外壳和/或内壳上设有能够用于排气和充气的阀门。
有益效果
1、设置中空的球形气囊,气囊由外壳和内壳组成,外壳和内壳间通过连接绳连
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充气空间,在外壳和内壳的相同位置设置能够从外面和里面
拉开的拉链,人进去后分别拉上内外拉链,然后再启动爆炸式充气罐充气,使人
被充满气的球状空间包围,从高空坠下时就能够使藏在球内的人受到保护,不会
受到严重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纵向剖面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水平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位于下部的分隔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图5所示,一种逃生气囊,主要由中空的球形气囊1和充气设备2组成,所述的气囊1包括外壳11和内壳12,外壳和内壳为同心圆球,在外壳和内壳的相同位置上设有开口,位于开口的外壳和内壳两侧之间的剖面通过密封片连接密封,使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充气空间;在外壳的开口上设有外拉链13,在内壳的开口上设有内拉链14,外拉链和内拉链选用具有双面拉手的拉链,使气囊从外部和内部都能够拉开或锁紧;在充气空间内设有均匀分布的多条分隔片15,分隔片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气囊的两极,另外两条弧形边缘分别与外壳或内壳相连,将充气空间分割成大小相同的多个区域,分隔片上设有通气孔,使区域之间相连通;充气设备2安置在充气空间内,充气设备的控制开关穿过内壳壁设在内壳内。
所述的充气设备2选用爆炸式充气罐,爆炸式充气罐安置在某个区域内;爆炸式充气罐内充填制氮剂或制氦剂。
在气囊上设有穿过充气空间的吸气管16,吸气管的一端开口设在外壳外表面,另一端开口位于内壳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雅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雅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47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世界时间显示装置
- 下一篇:新型碳粉盒密封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