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杂三维编织预制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5605.0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5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覃小红;权震震;阎建华;俞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C3/00 | 分类号: | D04C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杂 三维 编织 预制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编织预制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杂三维编织预制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混杂三维编织预制件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其为多功能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同时,由于三维编织增强体的结构具有高度整体性,其抗冲击、耐疲劳、不封层。上述特点使得混杂三维编织预制件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以及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如直升机螺旋桨叶、卫星桁架接头、导弹防热罩以及新型轻质轿车车身等。
目前,制备混杂三维编织预制件的方法主要有:1、纱线内纤维混杂法,即将不同纤维混杂制成混纺纱,然后再利用混纺纱线进行三维编织的方法。本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在挂纱、编织之前,需要先将不同纤维进行混杂以制得所需混纺纱,增加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成本,且纤维在纱线中混杂的均匀性难以控制与表征。2、锭子分组挂纱混杂法,即依设计将载纱锭子分成若干组,挂纱时,同一组锭子上挂相同纱线,不同组锭子之间所挂纱线种类亦不相同。本方法的缺点是:不同纱线在预制件横截面上难以做到均匀分布,不同纱线在预制件横截面上的混杂分布难以保持稳定,这些缺点是由四步法编织工艺所决定的,难以克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混杂三维编织预制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混杂三维编织预制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预制件横截面尺寸与纱线粗细选择各类纱线的数量,并确定每个锭子上的各类纱线的数量;
(2)根据预制件横截面形状,对锭子进行排列,挂纱时,在每个锭子上对不同纱线进行均匀混杂;
(3)根据四步法三维编织工艺进行编织,编织时每个锭子上的各类纱线的数量与排列保持不变,直至预制件长度到达所需长度。
当预制件横截面形状呈方形时,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子步骤:
(31)每行上的载纱锭子沿行方向交替运动一个锭子的距离;
(32)每列上的载纱锭子沿列方向交替运动一个锭子的距离;
(33)每行上的载纱锭子沿行方向交替运动一个锭子的距离,此时的运动方向与步骤(31)时的运动方向相反;
(34)每列上的载纱锭子沿列方向交替运动一个锭子的距离,此时的运动方向与步骤(32)时的运动方向相反;
(35)重复步骤(31)-步骤(34),直至预制件长度到达所需长度。
当预制件横截面形状呈圆形时,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子步骤:
(31)每圆周行上的载纱锭子沿周向交替运动一个锭子距离;
(32)每径向列上的载纱锭子沿径向交替运动一个锭子距离;
(33)每圆周行上的载纱锭子沿周向交替运动一个锭子距离,此时的运动方向与步骤(31)时的运动方向相反;
(34)每径向列上的载纱锭子沿径向交替运动一个锭子距离,此时的运动方向与步骤(32)时的运动方向相反;
(35)重复步骤(31)-步骤(34),直至预制件长度到达所需长度。
所述步骤(2)中挂纱时,每个锭子上挂四根纱线,所述四根纱线分为两种类型,以均匀间隔分布的方式排列。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直接在锭子上将不同纱线进行混杂排列,避免了挂纱、编织前将不同纤维混杂制成混纺纱,操作简单,减少了工序,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中每个锭子上的各类纱线的数量与排列保持不变,可以实现不同纱线在预制件横截面上的均匀、稳定分布。本发明适用范围广,对单纱、股线等各种形式的编织纱均可适用,且不受预制件横截面形状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方型编织工艺下混杂编织时的锭子挂纱示意图;
图2是方型编织工艺下混杂编织时的编织示意图;
图3是圆型编织工艺下混杂编织时的锭子挂纱示意图;
图4是圆型编织工艺下混杂编织时的编织示意图;
图5是混杂矩形梁的立体形状示意图;
图6是混杂空心圆柱梁的立体形状示意图;
图7是混杂T形梁的立体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56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硅光学机械陀螺仪(OMGS)
- 下一篇:混合器/流动分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