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顶用阻隔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5628.1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7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顾仁发;谢洪德;胡锡民;蒋海平;吴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长泰汽车饰件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12 | 分类号: | C08F283/12;C08F220/14;C08F220/18;C08F220/06;C08J7/04;C09D15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68 | 代理人: | 程美琼 |
地址: | 2156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顶 阻隔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车顶用阻隔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100份计需:
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10~25份;
丙烯酸酯类单体1~5份;
丙烯酸类单体10~25份;
有机硅线性体类聚合物5~15份;
引发剂0.5~1份;
醇类溶剂45~60份;
醇醚类助溶剂0.5~10份;
中和剂0.1~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顶用阻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是指下列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顶用阻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酯类单体是指下列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顶用阻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类单体是指下列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亚甲基丁二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顶用阻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硅线性体类聚合物是指下列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开环预聚线性体、瓦克W62M线性体、道康宁0156线性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顶用阻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醇类溶剂为下列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乙醇、异丙醇、叔丁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顶用阻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醇醚类助溶剂为下列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丙二醇甲醚、丙二醇乙醚、丙二醇丁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二乙二醇乙醚、二丙二醇乙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顶用阻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下列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乙酰、过氧化十二碳酰、过氧化叔丁基、过氧化叔戊基、过氧化二异丙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顶用阻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和剂为下列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氨水、三乙醇胺、二甲基乙醇胺、四甲基胺、甲氨基丙醇。
10.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车顶用阻隔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生产重量比100份的所述车顶用阻隔胶计,包括下述步骤:
1)在一带冷凝回流的反应器中控制温度为80~85℃,在反应器内加入拟加入醇类溶剂量的40%即18~24份和拟加入引发剂用量的25%即0.125~0.25份,搅拌至引发剂完全溶解为止;
2)在一容器中加入10~25份甲基丙烯酸酯类组分、1~5份丙烯酸酯类组分、10~25份丙烯酸类组分、5~15份有机硅线性体类组分和余下的拟加入的醇类溶剂60%即27~36份及拟加入引发剂的75%即0.375~0.75份,搅拌均匀后形成滴加液倒入恒压滴液漏斗中;
3)当步骤1)反应器中的引发剂完全溶解后将步骤2)恒压滴液漏斗中最后得到的混合溶液慢慢滴入反应器中,1~2小时内滴完;
4)保持80~85℃继续反应6~8小时后即可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将产物倒入另一容器中,收集产物;添加中和剂0.1~0.5份调整PH值为6~9,加入醇醚类助溶剂0.5~10份调粘度在1.5×10-3~2.0×10-3Pa.s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长泰汽车饰件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长泰汽车饰件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56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