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醇内燃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25713.8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3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倩;荆红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运城常运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43/10 | 分类号: | F02B43/10;F02P19/02;F02F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杨忠孝 |
地址: | 0440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醇 内燃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甲醇内燃机。
背景技术
国内甲醇汽车研发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山西省通过近30年的研发示范,推广甲醇汽车已从“试验示范阶段”进入到“产业化推广阶段”,2012年1月,国家工信部42号文件《关于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山西、陕西、上海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3(12)】《关于加强内燃机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推广应用甲醇燃料内燃机,实现替代商品燃油500万吨。
目前,国内甲醇发动机的开发应用主要集中在中小型汽油机上,而我国是农业大国,国内农用车、农业机械、固定式机械几乎全部使用单缸柴油机,由于甲醇燃料的十六烷值为3,而柴油的十六烷值在40以上,并且甲醇燃料的自燃温度为470℃,柴油为200-220℃,甲醇的自燃温度高于柴油,这就使甲醇燃料在压燃发动机内燃烧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甲醇内燃机,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甲醇内燃机,包括气缸体以及设置在气缸体顶端的缸盖,在所述缸盖侧端设有电热塞安装孔,通过所述电热塞安装孔将电热塞安装在所述缸盖上,所述电热塞安装孔与所述缸盖的底端平面成35°角,所述电热塞安装孔与所述缸盖的中心线距离为47.5mm,所述气缸体上设有甲醇活塞,所述甲醇活塞上设有燃烧室。
进一步的,所述电热塞安装孔的尺寸与电热塞的尺寸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燃烧室为ω形凹槽,所述ω形凹槽的深度为16mm。
进一步的,所述电热塞的炽热体温度为8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使用装配电热塞的缸盖及甲醇活塞的甲醇内燃机,可以稳定的燃烧甲醇燃料,降低了噪声,节约燃料费用,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动力性,大大降低了排放,相对于原柴油内燃机,排放中没有颗粒物及碳烟,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单缸甲醇发动机活塞的安装电热塞的甲醇内燃机缸盖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单缸甲醇发动机活塞的缸盖和活塞的组合图。
图中:
1、缸盖;2、电热塞安装孔;3、电热塞;4、甲醇活塞;5、气缸体;6、燃烧室。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单缸甲醇发动机,包括气缸体5以及设置在气缸体5顶端的缸盖1,在所述缸盖1侧端设有电热塞安装孔2,通过所述电热塞安装孔2将电热塞3安装在所述缸盖1上,所述电热塞安装孔2与所述缸盖1的底端平面成35°角,所述电热塞安装孔2与所述缸盖1的中心线距离为47.5mm,所述气缸体5上设有甲醇活塞4,所述甲醇活塞4上设有燃烧室6。
所述电热塞安装孔2的尺寸与电热塞3的尺寸相匹配。
所述燃烧室6为ω形凹槽,所述ω形凹槽的深度为16mm。
所述电热塞3的炽热体温度为850℃。
具体使用时,由于甲醇燃料具有较强的自燃倾向,当浓度在可燃极限范围内的混合气体周围有温度达到一定水平的炽热表面时,可使炽热表面附近的甲醇混合气体迅速自燃着火,带动周围混合气体的燃烧;所述电热塞3通过缸盖1进入到燃烧室6,通电后,所述电热塞3形成高温炽热体,当内燃机工作时,甲醇燃料通过高压油泵和喷油器进入燃烧室6内,所述喷油器可通过供油提前器进行调节,控制甲醇燃料喷入缸内的时间,进入燃烧室6内的甲醇燃料与燃烧室6内的气体形成可燃混合气,在所述电热塞3的炽热面附近,混合气体达到一定温度时,甲醇气体会迅速自燃,进而带动周围混合气体燃烧,实现内燃机燃烧甲醇燃料。
由于甲醇燃料的自燃温度高于柴油的自燃温度,内燃机压缩终点时,缸内温度需要达到较高水平,甲醇气化潜热是柴油的4.1倍,在气缸内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压缩终点的温度降低,滞燃期延长,通过使用带有燃烧室6的甲醇活塞4,所述燃烧室6的ω形凹曹的深度为16mm,提高了内燃机的压缩比,使压缩终点时,缸内的温度及压力大大提高,同时缩短滞燃期。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运城常运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运城常运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57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晶体管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
- 下一篇:雷达液位测量数据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