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旁通保护机油滤清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26100.6 | 申请日: | 2014-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9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林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澳奔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3 | 分类号: | F01M11/03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杨静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旁通 保护 机油 滤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机油滤清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旁通保护机油滤清器。
背景技术
机油滤清器作为内燃机的一个部件,在润滑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机油滤清器可将发动机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并混入机油中的金属磨屑、碳粒及机油逐渐产生的胶质等杂质过滤掉,以避免这些杂质加速运动零件的磨损和润滑油路堵塞,保证了内燃机的正常运转,使内燃机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亦可延长其他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机油滤清器,为了考虑到发动机在冷启动机油粘度大或纸滤芯被部分堵塞或全部堵塞时,保证机油能顺利循环回发动机而设计的直接油流通道,在纸滤芯旁边设有旁通阀,当机油在油泵的压力下打开旁通阀时,此时经旁通阀循环回发动机的机油不但得不到纸滤芯的过滤,而且还会将原有已被纸滤芯过滤出来的大颗粒杂质,经旁通阀重新冲回到发动机中,给发动机带来不间断的二次磨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旁通保护机油滤清器,避免通过旁通阀进入发动机的机油携带大颗粒杂质对发动机造成磨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旁通保护机油滤清器,包括:进油口、出油口、滤芯、旁通油路、旁通阀、回油挡板、容置槽、旁路滤芯;进油口位于机油滤清器上部并与机油泵连接;出油口位于机油滤清器下部并与发动机连接;滤芯设置在出油口内;旁通油路位于出油口旁边并与发动机连接;旁通油路的旁通阀之后设置有旁路滤芯;回油挡板设置在出油口和旁通油路之间,回油挡板的下表面为外弧形,回油挡板的上表面为内弧形,在回油挡板的上表面设置多个对沉淀的大颗粒杂质进行容置的容置槽。
优选地,旁通油路,位于出油口之上或之下。
优选地,在机油滤清器底部靠近出油口的位置设置多个容纳槽,对回流机油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沉淀容置。
优选地,容纳槽为上开口大于槽底宽度。
优选地,旁通油路轴线与水平面呈一倾斜角,在5度至10度之间。
本发明中,在出油口滤芯与旁通阀之间设置回油挡板,对机油携带的大颗粒杂质进行沉降,并存储到容置槽中;并且在旁通阀前端设置滤网,进一步对机油中的杂质进行滤除,减小对发动机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旁通保护机油滤清器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旁通保护机油滤清器结构图。
附图标记:
10,进油口;20,出油口;30,滤芯;40,旁通油路;50,旁通阀;60,回油挡板;70,容置槽;80,旁路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了一种旁通保护机油滤清器,包括:进油口10、出油口20、滤芯30、旁通油路40、旁通阀50、回油挡板60、容置槽70、旁路滤芯80;
进油口10位于机油滤清器上部与机油泵连接;出油口20位于机油滤清器下部与发动机连接;滤芯30设置在出油口20内;旁通油路40位于出油口20之上与发动机连接;回油挡板60设置在出油口20和旁通油路40之间,回油挡板60的下表面为外弧形,回油挡板60的上表面为内弧形,在回油挡板60的上表面设置多个容置槽70,用于对沉淀的大颗粒杂质进行容置;旁通油路40的旁通阀50之后设置有旁路滤芯80。
在工作过程中,机油泵中的机油通过进油口10进入机油滤清器,位于出油口20处的滤芯30对机油中的杂质进行过滤,此时旁通油路40中的旁通阀50关闭,机油从出油口20进入发动机;当机油滤清器工作一段时间后,滤芯30上积累了很多杂质,导致机油无法畅通地通过出油口进入发动机,此时旁通阀50打开,机油在机油泵的作用下,产生图中箭头所示流动,机油与回油挡板60的下表面发生冲击,后通过回油挡板60上表面导引至旁通油路40,此时机油中携带的大颗粒杂质分两阶段进行沉淀,一部分回流到机油滤清器底部,一部分沉淀至容置槽70中,很少进入旁通油路40,及时有部分杂质进入,又会被旁路滤芯80滤掉,进一步对机油中的杂质进行滤除,减小对发动机的磨损。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2提出了一种旁通保护机油滤清器,其它部分都与图1相同,只是旁通油路位于出油口下方。
在机油滤清器底部靠近出油口20的位置设置多个容纳槽,对回流机油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沉淀容置。为了便于清洗,容纳槽为上开口大于槽底宽度。
旁通油路轴线与水平面呈一倾斜角,在5度至10度之间,进一步使机油中的大颗粒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不会进入旁通油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澳奔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澳奔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61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井下装载机尾气处理系统
- 下一篇:热能回收装置和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