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废纸制备磁性纤维素气凝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7151.0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0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艳;刘振国;王永臻;林幼萍;吴松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1/08 | 分类号: | C08L1/08;C08K3/16;C08J9/28;C08J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纸 制备 磁性 纤维素 凝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由废纸制备磁性纤维素气凝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频繁出现的水体石油泄漏在水生环境中造成众多的负面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快速、高效、经济的吸收剂从水面清理石油泄漏。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目前溢油事故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化学法包括消油剂、分散剂、凝油剂等,但是消油剂等会对海面造成二次污染。物理方法主要包括吸油毡、撇油器、吸油剂等,但是这种方法对于原油等粘度较大的油处理效果还行,但对于汽、煤、柴油等轻质油,在海面扩散速度快,物理方法效果不理想。吸附剂大多使用活性炭、锯末、天然或合成纤维等,活性炭和锯末都因为较低的吸油效率而不被经常使用。因此制备新型高效吸油剂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气凝胶具有高度多孔性、吸收倍率高,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吸油材料。气凝胶通常由湿凝胶通过临界点干燥或冷冻干燥等方法制得。近年来,纤维素气凝胶的研究是热点之一,纤维素气凝胶具有高度多孔的结构,但是其非常脆弱、挤压或吸收过程中网络结构容易被损坏,所以在作为吸油剂使用时需要进行部分改性处理。
生活中废纸是困扰人们的污染源之一,人们通常是使用焚烧和填埋等方法处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废纸制备再生磁性纤维素气凝胶的方法,使用生活中的废纸材料作为原材料制备绿色、超轻、高度多孔气凝胶吸油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由废纸制备磁性纤维素气凝胶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由废纸制备再生纤维素
将废纸打碎洗净,在水中溶解形成水凝胶后,除去沉淀的杂质;然后先在酸中水解,再以碱溶液回流,最后经漂白烘干提取原料中的纤维素。具体步骤如下:
将原料粉碎成0.5~1cm长小块,投入烧瓶中,按原料重:溶液体积=1:10~20加入酸浸没,常压下煮沸回流,持续6~8小时,再洗至中性研碎,待碱水解。原料经酸水解后放回烧瓶中,加入与酸同体积的碱溶液煮沸回流6~8h后,75~80℃下于碱性过氧化氢溶液中漂白30~50min小时,洗至中性烘干,得灰白纤维素。
步骤二、再生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
(1)将步骤一提取的纤维素分散到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中超声处理6~8分钟使其混合均匀,混合溶液中含有2~5wt%纤维素、1.9~2.5wt%氢氧化钠、10~20wt%尿素;(2)将处理完的水凝胶混合物-4~-8℃冰冻20~24小时,在室温解冻之后,浸在乙醇中凝固;(3)然后在去离子水中浸泡凝胶2~3天实现溶剂交换;(4)在-18~-20℃预冻结样品12~18h,然后在-98~-80℃冷冻干燥样品2~3天。
步骤三、再生纤维素气凝胶的疏水改性
把再生纤维素气凝胶放置在一个大的烧杯中,把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添加到大烧杯中浸渍,控制再生纤维素气凝胶与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28~32:1,在温度为70~80℃的条件下进行硅烷化反应2~3h。此后,涂层样品放置在真空干燥箱去除多余的涂层试剂。
步骤四、磁性再生纤维素气凝胶吸油材料的制备
采用水热法制备磁性MTMS-涂覆再生纤维素气凝胶,具体步骤如下:(1)用FeCl3·6H2O和AMP-95(2-氨基-2-甲基-1-丙醇)按照10~20:1的质量比用蒸馏水溶解,用超声处理得到红色的溶液;(2)将步骤三的产物放入配制的红色溶液中,红色溶液中再生纤维素气凝胶的浓度为1~20g/L,调节pH在10~11之间,然后加入适量水合肼直至得到黑红色浑浊溶液;(3)将黑红色浑浊溶液移入密闭的反应釜中,在120~150℃的条件下持续2~5h,自然冷却至恒温;(4)将气凝胶取出后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冲洗数次至冲洗液体颜色变淡,得到磁性再生纤维素气凝胶。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备的磁性再生纤维素气凝胶拥有高度多孔结构、组成相互关联的网络,密度低、孔隙度高。材料具有磁性,吸油之后可以用磁铁快速吸附打捞,便于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71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排水幕墙百叶窗
- 下一篇:直流系统及其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