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沉淀技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硼酸铁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27454.2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6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翟海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菏泽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4/1397 | 分类号: | H01M4/1397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015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沉淀 技术 制备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硼酸 方法 | ||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共沉淀技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硼酸铁锂的方法。
(二)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能量密度高、输出电压高、自放电低、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电动工具、储能装置、电动车及混合电动车上。锂离子电池由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集流体等多个部分组成,电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最主要组成部分,电极材料的性能是电池总体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其中正极材料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电位,所以是决定单电池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成本约占整个电池的40%左右,因此正极材料的组成设计、制备方法和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最终性能和价格。
目前锂离子电池常用正极材料是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包括钴酸锂(LiCoO2)、镍酸锂(LiNiO2)及其衍生材料,如镍钴酸锂(LiNi0.8Co0.2O2)、镍钴锰酸锂(LiNi1/3Co1/3Mn1/3O2)等。国内外对此开展了大量基础研究并基本实现产业化。但这些正极材料往往包含比较稀少的金属元素如Co、Ni等,造成价格较高,生产工艺要求较高,同时工作不稳定,容易受热、撞击而发生爆炸、燃烧等种种事故,这对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等新领域的应用是致命的问题。例如钴酸锂是一种目前最常用的商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它由于含有稀有的钴元素,生产成本高,合成制备条件要求高,由于其自身的电化学特性,自身撞击或剧烈动作时易爆炸,在电动汽车领域应用还面临着成本较高、安全性较低以及能量密度不够高、使用寿命不长以及高低温性能较差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寻找和开发新型廉价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近来广受瞩目的磷酸铁锂和锰酸锂由于安全性好、成本低、资源丰富,被认为是具有发展前景的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受限于过渡金属元素氧化还原反应,其能量密度有限,比容量低于160 mAh/g,能量密度低于500 Wh/kg,不能满足更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要求,应用于电动汽车中,往往会导致“里程焦虑”。
最近,日本东京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Nobuyuki Iwane联合研究组,报导了一种新型正极材料硼酸铁锂,这类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高比容量、良好的循环能力以及新的电化学充放电机制。硼酸铁锂相比磷酸铁锂的优势在于其更高的比容量(~220mAh/g),更好的导电性(电导率~3.9×10??7S/cm),极小的体积变化率(~2%)。从结构上来说,硼酸根离子比磷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小很多(58.8 < 95),且硼酸铁锂的结构能够同时提供锂离子导电和电子导电。报告的电池比容量为190mAh/g,充电/放电效率达到了98%,操作电压为3V,2C放电20次以后,容量还能保持75%以上。由于硼酸铁锂具有良好的可逆性、高比容量、良好的循环能力、优异的化学及电化学稳定性,因此硼酸铁锂是一种非常有开发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目前,合成硼酸铁锂的主要方法是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的高温固相反应法,但是这类制备工艺具有过程复杂多变、能耗过大、成本较高等缺点,并且所得到的材料纯度不高、颗粒较大、电化学性能差。另外有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硼酸铁锂的技术,但这一方法需要先生成溶胶凝胶,再将溶胶凝胶球磨后压片,后续还要进行烧结,同时合成溶胶凝胶还需要采用螯合剂,生产程序复杂,成本较高,因此这类方法也存在很大缺陷。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步骤简单、生产成本低的共沉淀技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硼酸铁锂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共沉淀技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硼酸铁锂的方法,以氢氧化铁和硼酸为原料,包括如下步骤:
(1)将摩尔比为1:1的氢氧化铁和硼酸依次添加于水中,在室温下搅拌30-45分钟得到沉淀物;
此步骤发生如下反应,生成硼酸铁:
Fe(OH)3+H3BO3=FeBO3+3H2O。
(2)将沉淀物从水溶液中过滤分离出来,干燥后往沉淀物中添加碳酸锂和炭黑或石墨颗粒物,并充分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菏泽学院,未经菏泽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74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