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消除热应力的煤净化回转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7466.5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0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郭金成;刘良志;张卫东;何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银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4 | 分类号: | C10B53/04;C10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韩龙;孙丽霞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应力 净化 回转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转炉,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处理低阶煤的可消除热应力的煤净化回转炉。
背景技术
褐煤是煤化程度很低的矿产煤,一种介于泥炭与沥青煤之间的棕黑色、无光泽的低阶煤。其由于高水分、高挥发份、低热值,且极易自燃的特点,从而不适于长期储存和长距离运输,长期被视作一种劣质煤碳资源,目前仅用作坑口电厂燃料和坑口气化原料,限制了褐煤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因此如何高效转化利用褐煤等低阶煤就成了煤碳利用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把褐煤转化为相对清洁的液体燃料。
目前,国内外对低阶煤干燥热解的设备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专利号为CN95240483.4,煤炭快速干燥装置,适用于干法选煤厂的原煤干燥及湿法选煤厂的精煤干燥和低阶煤干燥。采用较高的罩体结构和内外壳双层结构的振动体,振动体内的布风板倾斜布置,振动体上与罩体连通,下与热烟道连通,整个振动体通过弹簧座于机架上,煤层在振动力和气力的作用下,与热烟气进行热质传递,干燥时间短,物料不堆积,可在较高温度400~500℃下干燥,产品水分均匀,产品外水可降至1%以下,块煤破碎小,设备紧凑,操作简单。
专利号为CN200920026493.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热蒸汽褐煤预干燥装置。它包括带有至少一个内置换热器的内加热流化床干燥机,内加热流化床干燥机设有加料装置、卸料阀II以及至少一级除尘装置;其中,内置换热器与饱和蒸汽连接,内加热流化床干燥机的流化床与过热蒸汽连接,内置换热器还与冷凝水系统连接;内加热流化床干燥机的乏气经除尘装置除尘后一路通过加压装置返回流化床;另一路排空。
公开号为CN101220308A低阶煤干燥与型煤生产工艺:将低阶煤原煤经过给煤机(11)送入鄂式破碎机(12)粉碎成<10mm的颗粒。粉碎机采用鄂式破碎方式,具有较高的破碎效率。破碎后的煤进入流化床干燥器(13),在100℃~150℃温度下进行初步干燥脱除部分水分,然后进入磨煤机(14)进一步粉碎成细粒度(0.6~1.0mm)的煤粉,煤粉再一次送入间接传热滚筒干燥器(15),在150℃~350℃温度下进行二次干燥,以脱除水分。干燥后的煤粉经过冷却后,在一定温度(30~90℃)下,水分含量合格(5-18%)的煤粉由螺旋送料器定量送入主进料器,进料速度由螺旋送料器控制。煤粉经主进料器送入由偏心滚轮组成的内辊式高压型煤机(16),在高压(50~300MPa)下高效地将低阶煤挤压成型,进入成品煤仓(17),生产出用户需要的型煤产品。
公开号为CN101555410A公开了一种进行热解的方法和一种热解设备。该热解设备包括一个基本上封闭的热解器,一个直接与热解器连接的鼓泡流化床蒸发器,一个用于将冷凝的气体物质冷凝为热解油的冷凝器,向热解器提供流化气体的装置。经由热解器布置流化床物质,并使其在进口和出口之间循环。
公开号为CN101608126A公开了一种煤热解提质装置,此装置包括一个回转干燥器,用于接受干燥粒度小于30mm的原料煤,回转干燥炉设有套筒结构,使得原煤在与热烟道气直接换热的同时与热半焦间接换热。一个热解器,通过固体物料进料管线接受干燥后的原煤及半焦的混合物,并使它们直接换热发生热解。一个加热回转窑,用于接受来自热解器的热半焦,并对其进行升温处理。该热解提质装置有较好的操作灵活性,所生成的半焦及焦油质量也比较好,但该装置工艺比较复杂,操作难度高。
申请专利(1010833CN),文中所述设备仅适用单台套50万吨/年以下规模;驱动装置通过链条或齿轮带动旋转盘旋转,驱动装置可调节转速,在链轮或齿轮下面,旋转式的空心轴还装有带内、外圈的水平滚珠轴承,内圈轴承滚道用螺钉紧固在机制垫板上,垫板则通过一系列焊接在圆形空心轴上的径向钢臂予以固定,外圈轴承滚道则用螺钉紧固在支撑结构上。旋转盘支撑结构难以满足大面积支撑的要求。
但是,上述回转炉设备具有如下缺点:1、难以消除温度带来的膨胀和热应力带来的安全隐患;
2、由于产能增加,现有旋转盘支撑结构难以满足大面积支撑要求;
3、回转炉盘面煤层厚度难以调节;
4、轨道式回转炉运行不平稳、噪音大、能耗高,且难以维修;
5、工艺气体难以和盘面上的煤均匀接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点,对现有技术的回转炉的结构进行改造,以克服其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银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银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74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配矾投矾控制柜
- 下一篇:卧式活性炭炭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