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模法加工汽车内饰顶棚生产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27588.4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5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玉俊 |
主分类号: | B29C43/02 | 分类号: | B29C43/02;B32B37/06;B32B37/10;B32B38/00;B60R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模法 加工 汽车 顶棚 生产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模法加工汽车内饰顶棚生产技术,属于车辆顶棚内饰品加工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内饰顶棚的骨架材料主要使用纸板及PS板,不易加工制造,生产出的内饰顶棚易变形,吸潮,其吸音、隔热、刚性、尺寸稳定性和环保性能均较差,档次低。因此,人们期待一种工艺稳定、性能优良汽车内饰顶棚的生产工艺能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冷模法加工汽车内饰顶棚生产技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模法加工汽车内饰顶棚生产技术,内饰顶棚是由热塑性聚氯酯硬泡板为骨架材料,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以无纺布和内饰面料为复合材料加工而成的,其特征在于,生产工艺采用冷模法生产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基材复合:将无纺布放卷铺放到工作台上,在无纺布上播撒固体热熔胶粘剂和玻璃纤维,然后在上面放置热塑性硬质聚氨酯泡沫板(简称PU板),再在PU板上播撒固体热熔胶粘剂和玻璃纤维,然后经加热板加热到150-260℃,在0.4-0.6mpa的压力下进行辊压复合,冷却后的复合板材即为内饰顶棚基材;2)冷模成型:将内饰面料铺装在顶棚模具的凸模上,再将上述基材在200-400℃的高温下加热30-100S后放入凹模中,合模,在5-15MPa压力下进行冷模压成型,保压30-100S后,启模、取件,取出的模压制品即为内饰顶棚半成品;3)成品制作:将上述的内饰顶棚半成品进行割边、切孔、修整,安装顶棚附件后之顶棚总成即为本发明所述的内饰顶棚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选材独特,工艺简便易操作,生产出的内饰顶棚具有优异的吸音、隔热、减震、质轻、防潮、防微生物、耐污染性能,以及优异的透气性、耐侯性和尺寸稳定性,有较强的自支撑性能,不易变形,产品档次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其作进一步详细地阐述。
本发明所述的冷模法加工汽车内饰顶棚生产技术是由热塑性聚氨酯硬泡板为骨架材料,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以无纺布和内饰面料为复合材料,用固体热熔胶为粘结剂制成的复合板材,用冷模法成型法加工制作而成的,具体如下:
首先将无纺布放卷铺放到工作台上,在无纺布上播撒固体热熔胶粘剂和玻璃纤维,然后在上面放置热塑性硬质聚氨酯泡沫板(简称PU板),再在PU板上播撒固体热熔胶粘剂和玻璃纤维,然后经加热板加热到150-260℃,在0.4-0.6mpa的压力下进行辊压复合,冷却后的复合板材即为内饰顶棚基材,将其切割后存放待用;然后进入冷模成型工艺,先将内饰面料铺装在顶棚模具的凸模上,再将上述切割的基材在200-400℃的高温下加热30-100S后放入凹模中,合模在5-15MPa压力下进行冷模压成型,保压30-100S后,启模、取件,取出的模压产品即为内饰顶棚半成品;最后是加工成品,将加工的内饰顶棚半成品进行割边、切孔及修整,安装顶棚附件后之顶棚总成即为本发明所述的内饰顶棚成品。
上述实施例制得的内饰顶棚成品外形美观,性能优异,安全可靠,用于车内顶棚装饰后,可大大提高乘用车档次,增添驾乘者的舒适与惬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俊,未经李玉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75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打螺孔一体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室内木塑墙板的抽拉可变式塑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