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物品标签的信息化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27685.3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6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胡宏;翟冬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翟冬青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Q50/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冯梦洪 |
地址: | 100143 北京市海淀区五***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物品 标签 信息化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物品标签的信息化系统,以及采用该系统的方法,适用于仓储、物流、商场等任何需要给物品加标签来信息化的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使用简单编码(二维码或条形码)来给物品加标签而进行信息化处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物品数量和种类的大大增多,这些简单编码标签已经越来越难以应付,其不具备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等优点。人们研发出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码),在应用中,RFID一次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并且具有简单编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
但是RFID技术成本太高,不适合应用到仓储、物流、商场等场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物品标签的信息化系统,其兼具简单编码和射频识别码的优点,极大提升编读码效率并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种用于物品标签的信息化系统,包括多个物品组、主服务器、具有显示装置的查询控制终端、主手持混合编码读写器RFIDQR、多个辅助手持混合编码读写器RFIDQR,主服务器与查询控制终端通信,查询控制终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主RFIDQR和辅RFIDQR通信,每个物品组绑定一个RFID标签并且物品组中的每个具有一个简单编码标签,RFID标签具有对应物品组内各个简单编码的全部或部分信息,简单编码标签具有对应物品的信息,RFID标签和简单编码标签是由RFIDQR生成或被RFIDQR识别的。
还提供了一种采用这种用于物品标签的信息化系统的方法,当该系统用于生成物品标签时,包括以下步骤:
(1)由主RFIDQR向查询控制终端申请一个物品组组号ZID,并发给各个辅助RFIDQR;
(2)各个辅助RFIDQR进入并行工作状态,生成该物品组内各个物品的简单编码标签;
(3)各个辅助RFIDQR为各自所要标注的一个物品向主RFIDQR申请一个组内号NID;
(4)各个辅助RFIDQR为各自所要标注的一个物品生成相关的物品信息;
(5)简单编码标签包括ZID、NID和相关的物品信息,简单编码打印设备打印简单编码标签,并把步骤(4)中的物品信息发给查询控制终端,由查询控制终端上传到物流数据仓库;
(6)判断该物品组内的物品是否标注完毕,是则执行步骤(7),否则执行步骤(3);
(7)把整组物品的标签信息传给主服务器的数据库。
还提供了一种采用这种用于物品标签的信息化系统的方法,当该系统用于识别物品标签,并把物品归类时,包括以下步骤:
(a)由主RFIDQR读取一个物品组的RFID标签;
(b)主RFIDQR把RFID标签中有关物品组内各个物品的相关信息发给各个辅助RFIDQR;
(c)各个辅助RFIDQR并行读取各个物品的简单编码标签,并判断该物品是否属于该物品组;
(d)如果属于该物品组,则向查询控制终端发出请求,要求其动作;
(e)判断该物品组内的物品是否识别完毕,是则执行步骤(f),否则执行步骤(c);
(f)向物流数据仓库发送一组物品已经分装完毕的信息。
本发明包括多个物品组、主服务器、具有显示装置的查询控制终端、主手持混合编码读写器RFIDQR、多个辅助手持混合编码读写器RFIDQR、射频识别码RFID天线,主服务器与查询控制终端通信,查询控制终端通过射频识别码RFID天线与主RFIDQR和RFIDQR通信,每个物品组绑定一个RFID标签并且物品组中的每个具有一个简单编码标签,RFID标签具有对应物品组内各个简单编码的全部或部分信息,简单编码标签具有对应物品的信息,RFID标签和简单编码标签是由RFIDQR生成或被RFIDQR识别的。因此其兼具简单编码和射频识别码的优点,极大提升编读码效率并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两种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翟冬青,未经翟冬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76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标签页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力反馈设备变阻尼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