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向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28977.9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6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启智能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5/02 | 分类号: | H01Q5/02;H01Q1/22;H01Q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孙征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向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领域,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全向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人们对无线WIFI上网的需求日益增加,如在家庭、办公室、展览馆、商场等都需要WIFI覆盖,这就需要提供优良的信号覆盖,才能向用户提供高速、高质量的上网体验。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WIFI全向吸顶天线普遍采用的是2.4GHz/5.8GHz双频双馈线结构,这种2.4GHz/5.8GHz双频双馈线结构在使用时,由于是分别通过与每个频段对应的独立馈线接口来进行信号馈入的,从而使得不同频段的信号在馈入时,会存在信号干扰的现象,进而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上网质量,大大的降低了用户的上网体验。
此外,由于这种2.4GHz/5.8GHz双频双馈线结构的每个频段均具有独立的馈线接口,从而使得WIFI全向天线的馈线接口过多,进而为天线的生产以及无线覆盖的布局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例如,在进行无线覆盖布局时,往往会导致2.4GHz的馈线接口与5.8GHz的馈线接口安装混乱。
针对现有相关技术中WIFI全向吸顶天线存在信号干扰信号以及馈线接口过多而导致生产和安装不便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相关技术中WIFI全向吸顶天线存在信号干扰信号以及馈线接口过多而导致生产和安装不便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全向天线,能够避免不同频段的信号干扰,有效改善信号质量,提高用户体验,同时还能够避免馈线接口过多,而导致天线生产和安装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全向天线,该全向天线包括介质板,该介质板上设置有:
馈电巴伦;
用于工作在第一频段的第一极子和第二极子;
用于工作在第二频段的第三极子和第四极子;
其中,第一极子和第二极子以及第三级子和第四极子均与上述馈电巴伦相连。
其中,第一极子和第二极子的极化方向与第三极子和第四极子的极化方向不同。
并且,第一极子和第二极子分别与第三极子和第四极子相互垂直。
另外,第一极子和第二极子分别设置于介质板的不同表面上,并且,第一极子和第二极子在介质板的同一表面上的投影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或不同直线上。
此外,第三极子和第四极子分别设置于介质板的不同表面上,并且,第三极子和第四极子在介质板的同一表面上的投影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或不同直线上。
其中,上述馈电巴伦包括分别设置于介质板相对表面的第一馈电巴伦部分和第二馈电巴伦部分。
其中,第一馈电巴伦部分和第二馈电巴伦部分均自介质板的同一侧边向介质板的中心方向延伸,并且,第一馈电巴伦部分的宽度不变,第二馈电巴伦部分的宽度逐渐减小。
其中,第一馈电巴伦部分与第一极子和第三极子相连,并且,第一馈电巴伦部分与第一极子和第三极子位于介质板的同一表面。
其中,第二馈电巴伦部分与第二极子和第四极子相连,并且,第二馈电巴伦部分与第二极子和第四极子位于介质板的同一表面。
其中,第一极子与第二极子构成偶极子,并且,第一极子和第二极子的总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频段的二分之一波长。
并且,第三极子与第四极子构成偶极子,并且,第三极子和第四极子的总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频段的二分之一波长。
其中,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均选自1.8GHz-12GHz,并且第一频段与第二频段不同。
并且,第一频段选自1.8GHz-3GHz,或选自2GHz-2.6GHz,或选自2.4GHz-2.5GHz;第二频段选自4.8GHz-6GHz,或选自4.9GHz-6GHz,或选自5GHz-5.9GHz,或选自5.725GHz-5.85GHz。
本发明通过在同一介质板上设置用于工作在不同频段的不同极化极子并与此介质板上的同一馈电巴伦连接,从而实现了双频单馈的吸顶天线。进而使得吸顶天线在使用时,可满足第一频段信号的单独馈入、第二频段信号的单独馈入或两个不同频段信号的同时馈入等不同设备应用的需求,有效拓展了天线通用性,并减少了信号干扰,改善了信号质量,提高了用户体验;同时也避免了馈线接口过多,而导致生产和安装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启智能光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光启智能光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89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擦设备
- 下一篇:液晶屏的安装结构及平板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