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眼疾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29371.7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9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伊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05 | 分类号: | A61K36/8905;A61P27/02;A61K3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眼疾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眼疾的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技术背景
眼疾是多种眼病的笼统称呼,现代西医将其细分为角膜炎、虹膜炎、赤红肿、干涩、眼底充血、夜盲等常见眼部疾病,西医多采用外用制剂(如滴眼液、眼用凝胶、眼膏等)、手术等治疗方式,往往会影响患者用眼或者面部美观,还会有副作用。对于一些出血性眼病、疑难慢性眼病,往往治疗效果很差,且根治率低、易复发。不少眼病患者经长期服用西药或手术治疗后,出现头晕目眩、少气懒言、倦怠无力、脘腹胀满、自汗盗汗、失眠多梦、五心发热等症状,而西医检查一般无阳性改变,应用中药全身调理往往却能很快康复。
中医在治疗眼疾时,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要特别重视眼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关系。《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而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在人体起着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的作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之精。”这都说明眼与脏腑之间,是靠经络的连接贯通,保持着有机的联系。是经络不断地输送气血,才维持了眼的视觉功能。因此,中医眼科治疗疾病不是见血止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治病求本、辨证施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西医对眼疾治疗的不足,找到一个中药组方,使其对角膜炎、虹膜炎、赤红肿、眼痒、卡涩、出血性眼病、疑难慢性眼病等眼疾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普适性强、使用方便、易于推广应用。
发明人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时,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各味中药材以重量份计组成中药组方:
当归8-16份、芍药9-17份、川芎8-15份、龙胆草10-19份、生地黄10-18份、黄苓8-15份、栀子7-13份、连翘7-13份、防风10-20份、决明子12-23份、黄连8-12份、苍术8-15份、荆芥7-14份、黄柏7-11份、羌活6-12份、泽兰9-14份、蔓荆10-22份、夜明砂8-18份、蒺藜7-12份、香附6-11份、桔梗6-13份、甘草10-15份。
其中,在临床试验中效果最好的配比有三个:
第一个是:当归12份、芍药14份、川芎12份、龙胆草13份、生地黄14份、黄苓12份、栀子11份、连翘11份、防风14份、决明子16份、黄连10份、苍术12份、荆芥10份、黄柏9份、羌活9份、泽兰12份、蔓荆15份、夜明砂12份、蒺藜10份、香附9份、桔梗10份、甘草12份。
第二个是:当归13份、芍药14份、川芎14份、龙胆草15份、生地黄12份、黄苓10份、栀子12份、连翘9份、防风16份、决明子18份、黄连11份、苍术9份、荆芥8份、黄柏9份、羌活8份、泽兰11份、蔓荆17份、夜明砂10份、蒺藜11份、香附9份、桔梗9份、甘草14份。
第三个是:当归15份、芍药12份、川芎11份、龙胆草15份、生地黄13份、黄苓13份、栀子10份、连翘12份、防风15份、决明子15份、黄连10份、苍术11份、荆芥12份、黄柏10份、羌活9份、泽兰11份、蔓荆15份、夜明砂16份、蒺藜9份、香附8份、桔梗11份、甘草13份。
以上中药组方是发明人依据祖传秘方和中医对眼疾的辨证认识,并根据自己多年的从医经验和现代人的患病特点改良而获得的,其对角膜炎、虹膜炎、赤红肿、眼痒、卡涩、出血性眼病、疑难慢性眼病等眼疾治疗效果显著,并已经得到了临床试验的验证。为了使这种中药制剂更具有普适性和推广价值,发明人借鉴了现代制药技术对中药材的处理,使传统的汤剂变成易携带、服用方便的中药制剂,处理方法为:
步骤1、按照中药组方准确称取当归、芍药、川芎、龙胆草、生地黄、黄苓、栀子、连翘、防风、决明子、黄连、苍术、荆芥、黄柏、羌活、泽兰、蔓荆、夜明砂、蒺藜、香附、桔梗、甘草等各味中药材,分别粉碎;
步骤2、将粉碎的中药材加入6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蒸煮2小时,过滤,收集滤液暂存;
步骤3、将步骤2的滤渣再加入4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蒸煮1.5小时,过滤,弃滤渣,收集滤液;
步骤4、步骤2和步骤3收集的滤液混合在一起,减压浓缩为总体积的1/3,即为中药浓缩液,备用;
步骤5、将中药浓缩液制成口服液或颗粒剂,即为成品。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中药组方的解析:
当归: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伦,未经高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93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HBase的高效存储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网页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