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温消除一氧化碳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29423.0 申请日: 2014-05-28
公开(公告)号: CN104014358A 公开(公告)日: 2014-09-03
发明(设计)人: 何丹农;高振源;赵昆峰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01J29/03 分类号: B01J29/03;B01D53/86;B01D53/62
代理公司: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代理人: 唐莉莎
地址: 200241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室温 消除 一氧化碳 负载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室温消除一氧化碳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涉及用于室温(0~30℃)、低浓度(0~200 ppm)、高空速30000~100000 mL/(g·h))条件下一氧化碳催化氧化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O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血红蛋白相结合,产生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因此CO具有毒性。在通常状况下,CO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当空气中的CO浓度达到200 ppm时,健康成年人2~3小时后,就会出现轻微头痛、乏力;当达到400 ppm时,健康成年人1~2小时内前额痛,3小时后威胁生命;达到12800 ppm时,健康成年人1~3分钟内便死亡。因此,开发高效、低成本的CO室温氧化催化剂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Pd负载型催化剂通常采用传统的浸渍法制备,制备工艺简单,在常温下对CO消除有着较高的活性。Shen等采用NH3络合浸渍法制备的Pd-Cu-Clx/Al2O3系列催化剂即负载Wacker催化剂,在-30℃时就能使400-1000 ppm的CO完全转化(Y. Shen, et. al., Catal. Commun., 2010, 46, 8433-8435)。因此,负载型Wacker催化剂在CO低温氧化反应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介孔泡沫状分子筛(mesocellular foam silica, MCFs)是一种具有3D介孔结构和超大孔径的介孔氧化硅。这种结构是一种新奇的蜂窝状中孔泡沫结构,其球形孔是由均一的窗口连通成为三维结构,它的孔容为1.0-2.4cm3/g,孔径在16-42 nm之间,比表面积400~700 cm2/g,而且可以通过调整模板剂的组成和反应条件来调整孔道参数。因此MCFs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催化剂载体。通过表面功能化处理,改变分子筛表面性质,可以提高载体和活性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可以使活性组分均匀的分布在载体表面,以此来提高催化剂的整体催化性能。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室温消除一氧化碳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室温消除一氧化碳的负载型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以氯化钯和氯化铜为活性组分,乙烯基改性后的介孔泡沫状分子筛为载体;其中氯化钯的质量百分比为1~3%,CuCl2的质量百分比为5~10%,余量为载体。

一种室温消除一氧化碳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介孔泡沫状分子筛溶于盐酸溶液中,加入氟化铵和三甲苯,搅拌后,加入正硅酸乙酯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在20~40℃下继续搅拌12~24小时后,将溶液转入晶化釜中,并置于90~120℃的烘箱中处理24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抽滤洗涤,然后将所得白色固体加入到60℃的盐酸乙醇溶液中,搅拌2小时后洗涤过滤,最后经过50~80℃烘箱干燥后得到乙烯基改性后的介孔泡沫状分子筛载体;

(2)将氯化钯和氯化铜溶解在氨水溶液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步骤(1)制得的乙烯基改性后的介孔泡沫状分子筛载体,在30~80℃自然烘干,然后在200~500℃焙烧2~8小时,得到室温消除一氧化碳的负载型催化剂。

步骤(1)所述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占总硅源的摩尔分数为5~20%。

室温消除一氧化碳的负载型催化剂用于常温、低浓度、高空速条件下一氧化碳的催化氧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室温消除CO的负载型催化剂的显著优点之一在于,可以在室温(0~30℃)、高空速(30000~100000 mL/(g·h))实现低浓度CO(0~200 ppm)的有效消除。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室温消除CO的负载型催化剂的显著优点之二在于,利用载体和PdCl2- CuCl2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室温消除CO的负载型催化剂的显著优点之三在于,采用浸渍法制备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贵金属用量低,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例用于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对比例 :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94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