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防尘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9445.7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9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梁国巨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城市森林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62B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龙哺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防尘 口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罩,特别是一种密封性更好的防尘口罩。
背景技术
空气过滤式防尘口罩主要在较高污染环境中工作的时候,为了防止吸入空气中的污染物,起到隔离污染物的作用。常见的空气过滤式防尘口罩中,主要有一次性的医用口罩和带罩体工业用口罩这两种。但无论是哪一种口罩,其隔离效果的实现均先要保证口罩的密封隔气效果。如果口罩本身的漏气率过高,其隔离作用就难免大打折扣。例如有设计人的专利号为201210314466.5的《防尘口罩》中所描述的口罩,其密封性就非常依赖口罩本体部与脸部的贴合程度,但由于脸部肌肉不可能不动,导致外界客气容易从口罩本体部与脸部之间的细小空隙漏入。又例如专利号为201310508293.X的《口罩》中所描述的口罩,其密封性通过透明罩体外沿的硅胶套来实现,但是在实际使用发现,一旦硅胶套过硬,密封性照样还是大打折扣,而一旦硅胶套过软,口罩又带不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对口罩结构进行改良设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良防尘口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良防尘口罩,包括瓦形罩体,其中所述瓦形罩体的凸面部分朝向前方,所述瓦形罩体开有透气孔,所述瓦形罩体的前端或后端安装有过滤芯,所述瓦形罩体的后端设置有软隔膜,其中所述软隔膜的左、右端分别与瓦形罩体左、右端的直线边连接,所述软隔膜的上、下端分别折弯并与瓦形罩体上、下端的弧形边连接,所述瓦形罩体和软隔膜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腔,所述软隔膜中开有隔膜孔。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过滤芯设计成呈折叠波浪状,其中所述过滤芯的折叠波纹沿着垂直方向分布。
为了保护过滤芯,所述瓦形罩体的前端设置有瓦形面罩,所述瓦形面罩上开有细孔,所述过滤芯位于瓦形罩体和瓦形面罩之间。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瓦形罩体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水平支撑板,所述软隔膜的上、下端分别与上、下端的水平支撑板连接。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水平支撑板朝向瓦形罩体的前方,所述瓦形罩体的左、右端分别设置有垂直支撑板,所述瓦形罩体、上、下端的水平支撑板和左、右端的垂直支撑板组合形成一个瓦形空腔,所述过滤芯位于瓦形空腔中。
为了方便口罩和佩戴人的鼻子之间定位,所述瓦形罩体的上端设置有上垫层其中所述上垫层的后端开有针对鼻梁的鼻梁凹槽。
为了方便口罩和佩戴人的下巴之间定位,所述瓦形罩体的下端设置有下垫层,其中所述下垫层的后端开有针对下巴的下巴凹槽。
为了提高软隔膜的耐用度,所述隔膜孔的边沿设置有加强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口罩通过合理的结构改造,特别是通过瓦形罩体和软隔膜相配合,利用软隔膜的特性提高气密性,也有利于提高口罩的适配性,适合各种脸型或脸部活动,在保证口罩的结构强度的同时也大大提高口罩的气密效果,此外,过滤芯配合瓦形罩体的结构有利于提高过滤层的过滤面积,其实际过滤层面积可达到普通口罩的3倍以上,还可以降低滤速,降低风阻,提高效率,提高呼吸的舒适度,即使在佩戴口罩时也不影响说话或者深呼吸,而且口罩结构简单易造,有利于技术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改良防尘口罩,包括瓦形罩体1,其中所述瓦形罩体1的凸面部分朝向前方,所述瓦形罩体1开有透气孔,所述瓦形罩体1设置有连接件7,供使用人佩戴。所述瓦形罩体1的前端或后端安装有过滤芯2,过滤芯2用于过滤外界客气中的污染物。所述瓦形罩体1的后端设置有软隔膜3,其中其中瓦形罩体1采用较坚硬的材料,而软隔膜3则采用较软且密封性较好的材料。所述软隔膜3的左、右端分别与瓦形罩体1左、右端的直线边连接,所述软隔膜3的上、下端分别折弯并与瓦形罩体1上、下端的弧形边连接,所述瓦形罩体1和软隔膜3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腔,即软隔膜3的边沿要保证与瓦形罩体1紧密连接没有漏缝,具体可采用粘合剂、熔接等方式接合。所述软隔膜3中开有隔膜孔31,即经过过滤芯2过滤的空气只能通过隔膜孔31进入,因此隔膜孔31必须足够大,至少要足够让佩戴人的鼻孔和嘴巴能透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城市森林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城市森林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94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面保护膜
- 下一篇:铝前体、使用其形成薄膜的方法和形成电容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