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进气流控制阀装置的安装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9780.7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5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淳平;野村卓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斯巴鲁;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B31/00 | 分类号: | F02B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2 | 代理人: | 张华卿,郑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流 控制 装置 安装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气流控制阀装置的安装构造,特别是涉及将配置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中并控制形成于燃烧室内的进气流的进气流控制阀装置安装在缸盖上的进气流控制阀装置的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提案有一种进气流控制阀装置,其配置于树脂制的进气歧管中并控制形成于燃烧室内的进气流。
该进气流控制阀装置适用于四缸发动机,如图7分解立体图所示,具备树脂制的进气歧管101和阀单元104,进气歧管101的四个进气通路102由隔壁101a形成,在各进气通路102内分别配置有阀单元104。
阀单元104具有框状的壳体105、进气流控制阀106及阀轴109。板状的进气流控制阀106具有向两侧突出的凸台部,各凸台部经由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壳体105的支承孔。阀轴109贯通进气歧管101的隔壁贯通孔101b和形成于进气流控制阀106的凸台部的孔。由此,伴随阀轴109的转动,各进气流控制阀106同步转动,对各进气通路102进行开闭。
另外,配置于其它进气歧管中的进气流控制阀装置,如图8中主要部分截面所示,在具有进气通路113A、113B的壳体112的端部设置有凸缘部114。相邻的进气通路113A和113B通过具有轴孔116a的轴贯通部116连通。
在形成于该壳体112的端部的凸缘部114的安装面上,沿各进气通路113A、113B的开口外周设置有环状的衬垫115a、115b。
阀轴118贯通各进气通路113A、113B及轴孔116a内,并且前端经由衬套119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形成于壳体112的进气通路113B的外方侧端部的支承孔112a,基端与设于壳体112的进气通路113A的外侧的电动机等致动器120结合。在该阀轴118上设置配置于各进气通路113A、113B内的板状的进气流控制阀117A及117B。由此,伴随致动器120驱动的阀轴118的转动,各进气流控制阀117A、117B同步转动,对进气通路113A及113B进行开闭。
这样构成的进气流控制阀装置111的凸缘部114夹着衬垫115a、115b与开设有进气口152a及152b的气缸体150的安装面151螺栓结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03327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设于各进气流控制阀106的两侧的凸台部经由轴承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壳体105上。但是,树脂制的进气歧管及壳体105与现有的铝等金属制的进气歧管及壳体相比较,制造形状及尺寸精度存在偏差,并且刚性弱,担心因使用中的高温或低温等环境变化造成的变形。伴随该进气歧管及壳体105的变形,进气流控制阀106的凸台部和轴承的同芯性降低,可能阻碍顺畅的动作。
另一方面,在图8所示的进气流控制阀装置111中,树脂制的进气歧管及壳体112的制造形状及尺寸精度也存在偏差,并且,由于树脂制的壳体112和金属制的阀轴118的热膨胀率不同,且致动器120配置于壳体112上的一进气通路113A侧的外侧端部,且轴支承阀轴118的前端的衬套119配置于壳体112上的另一进气通路113B侧的外侧端部,因此,有时因高温或低温等环境变化引起壳体112的变形,例如壳体112如用假想线112b表示的那样,相对设置有致动器120的进气通路113A侧的端部配置有衬套119的进气通路113B侧的端部,向离开缸盖150的安装面151的方向弯曲状地变形。
该变形有可能使轴支承阀轴118的前端的衬套119离开缸盖150侧的位移量增大,轴贯通部116的轴孔116a的倾斜比阀轴118的倾斜大,阀轴118和轴孔116a的同轴芯性失衡,阀轴118与轴孔116a的内周面接触,使动作性变差。
若为了避免该阀轴118和轴贯通部116的轴孔116a的接触而将轴孔116a设为大直径,在轴孔116a的内周面和阀轴118之间就会形成大的间隙,经由该间隙,在进气通路113A内流通的进气和在进气通路113B内流通的进气连通,并且相互干扰,在进气通路113A及113B内产生紊流而不能顺畅地生成燃烧室进气流,进气特性变差,成为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降低而导致输出降低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因此,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气流控制阀装置的安装构造,能够在确保优异的动作性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燃烧室进气流。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斯巴鲁;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斯巴鲁;丰田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97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